周学采皮相不差,甚者,女儿其实更肖父亲。
那年,他来接小音,说这几天你认真过头了,家里都没你的声音,我很不踏实。想想,还是瞒着你妈来接你了。
爸爸诋毁小音,也是知女莫若父。说她一向如此,小时候没动静了,不是躲在那个旮旯里折腾,就是睡着了。总之,孩子静悄悄,肯定在作妖。
这回,国庆去B城,三天了,一通电话都没打给他。
“我给妈妈打的时候,你在打牌,怪谁!”机场回城的路上,周和音坐在副驾上,周学采来接的,他这个老爷车还是手动挡的,座椅也是又硬又旧。周和音回回调座位都强迫症地要听到那声卡槽到位的声音。
“嗯,就只有你妈有手机,我没有。”这种醋,从小吃到大。
周学采是中国式家庭里最典型的“爱如山”式的父亲。他再宝贝自己的孩子,都不放在嘴上,偶尔,几句任性的情绪,还要懂的人才接得住。
和音哈哈大笑起来,“可是我只给你带礼物了,我妈没有。”被偏爱好像是每个人内心起底的无限虚荣与向往。
“为什么你妈没有啊?”
副驾上的人,切一声,“上一秒还吃醋的,这一秒听你老婆没礼物拿,又不答应了?”
周学采实事求是,坚决维护家庭内部一致统一,“我可以没有。你妈不可以。你什么时候都要多向着她一些。”
好。说到症结上了,周和音逮住爸爸这句话,“这不结了?”礼物都有,她说只是仓促,没买多少。她还是陪着客户逛的时候,顺手买的。
周学采听到她又给他买了什么牌子的剃须刀,自然怪她乱花钱,“随便买几块特产点心我们尝尝就够了。”伴手伴手嘛,心意到了就够了。
周和音眼下的心情,听不得伴手二字。回来前,某人的司机说,傅先生交代的,这些伴手礼,带给周小姐父母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