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伦之乐

“不愧是我徐骁的女儿天下无敌,有志气”徐鹤宁和其母清河公主慕容灵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虽然嘴上强硬说着不累,徐宗文还是让婢女带着女儿下去歇息片刻。</p>

“阿耶。”看到妹妹收到父亲的宠爱,一旁站立许久的男童不骄不躁的上前给父亲问安。</p>

徐宗文笑意未绝,他招了招手“老大,过来。”</p>

长子徐世胤已经七岁了,经徐宗文亲自调教长得少年老成,彬彬有礼,更兼宠辱不惊,悲喜不乱,俨然一个小大人模样</p>

毕竟是长子,又是徐宗文晋爵为宁公之后亲自选定的世子,所以徐世胤的培养徐宗文尤其在意</p>

为此,他请了大儒国子祭酒车胤,还有幕府两大谋士郭裳郭子衿、郗俭郗守约加上他本人共四人为其授业</p>

“老大,今日先生都教了什么”徐宗文不远不近,只是满脸慈父模样,开始如同平日那样开始仔细考校长子的课业。</p>

“回阿耶,今日郭先生教授了大学。”</p>

“哦那会了吗”徐宗文嘴角上扬,望着小大人模样的长子。</p>

徐世胤点了点头不徐不疾地开始背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p>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p>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p>

望着滔滔不绝背诵大学的长子徐宗文一边点头表示赞赏一边已经开始骄傲了起来。</p>

年方七岁,已显如此资质,后生可畏</p>

有此子作为世子,自己也算是后继有人了</p>

“可知何意”徐宗文收回思绪,继续考校儿子。</p>

似乎是已经习惯了父亲的抽查,徐世胤没有丝毫慌乱,他组织了语言便开始娓娓道来“大学之道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之境。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得”</p>

“通。”</p>

“谢过阿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