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寒

“这农业部,少说也要再过个一两年,才能发挥出功效。”

“孤提议,要不胡爱卿和宋爱卿,就各自先按自己的想法,组建一支班底如何?”

“到时候就看谁能获得更多的高产植株,再进行决断如何?”

朱标这招,也是借鉴了胡长安之前的试点一法。

既然口头上分不出高下,那大家实践一下不就一目了然了么?

朱标虽然内心更偏向于老臣宋平的主张,不过在内心深处,他也对胡长安的想法有着些许赞同。

虽然于祖制不合,但是或许直接聘用农人为官,真的可以让官场换上新面貌也说不定?

反正时间还长,并不急于一时。

众人听罢,也是没有异议。

当然,场上的大多数人都不太看好胡长安。

一个毛头小子,竟然敢挑战千年以来的选官传统?

简直可笑!

此事于是暂告一段落。

朱标顿了顿,又拿出了之前的一项议题道:“众爱卿,早朝时钦天监预测,今年冬天将有大寒,不知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在古代,钦天监可不是一个神棍遍布,只会占卜凶吉的地方。

钦天监的职能范围很广,不仅能装神弄鬼,还能预报天气,编制节气,推算历法等,颇有些后世气象站的意思。

西汉时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唐代著名的数学家李淳风,北宋编纂《梦溪笔谈》的沈括,都是出自钦天监。

在明朝,自然也有钦天监。

钦天监对天气的预测虽然没有后世那般准确,但是总还是有点道理的,起码大方向能把握准。

顿时,众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臣以为,可以组织五城兵马司定期巡逻,对路边的流民进行及时救治。”

“臣以为,可以提前调集防寒物资,一旦发生大寒,就能立即将物资送给城中受灾的百姓。”

胡长安听着众人的议论,也是皱紧了眉头。

看样子明朝的小冰河期,正在逐渐形成了。

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时期,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凶名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