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俸禄

朱元璋闻言,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眼下加薪也已经加了,相信这些官员们今后再也没有贪污的理由了。

胡长安见状,也是很欣慰。

看来朱元璋这人还好,还是能听的进去劝谏的。

虽然朱元璋在治理贪腐这个问题上的确是不容情面,但是在具体的措施上,只要有好建议,朱元璋还是会采纳的。

胡长安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又走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一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哦,说来听听?”朱元璋闻言,也是心情颇好的冲着胡长安道。

胡长安随手一下子,就帮他解决了洪武年间有史以来最大的贪腐案件。

如今的朱元璋心情极好,看胡长安也是愈发的顺眼了。

眼下胡长安有想法,朱元璋自然是想来听听。

胡长安闻言,也是微微一笑,道:“陛下,臣建议可以将各位大臣的俸禄,调整为浮动制,每五年一变。”

“眼下各位大人们的俸禄,基本上一半是粮食,一半是银子。”

“粮食还好说,可是银子的市价那可是会波动的。”

“也许今年一两银子能换两石大米,可是到了明年,一两银子就只能换一石半大米了。”

“臣建议,应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每五年核定一次官员的俸禄,让所有大小官员都能负担得起家中最基本的生活开销。”

胡长安这话,自然也不是无的放矢。

在洪武年间,官员们的俸禄还是粮食和银子参半。

毕竟洪武时期定都南京,南京地处江南粮仓,自然是负担得起这些官员们的“粮食工资”的。

可是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朝廷就渐渐的发不起“粮食工资”了。

毕竟北京地处北方,不靠近当时主要的粮食产地。

如果要给朝中所有的官员发放“粮食工资”,那就必须要向江南等地调粮。

这一来二去的,路上的运费自然成了大问题。

于是为了方便起见,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官员们的工资就统统被折成了银子。

朝廷上下的官员俸禄,统一用白银计算。

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白银不断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