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千年隐秘,圣人四绝

“我接下来要说的话,或许在我的父母看来,的确是隐秘,是无法公之于众的事情。”

“但在我看来,这些话或许早就应该公之于众。”

“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些所谓隐秘而诞生误会的话,我也不会有这十年来的无依无靠,父母也不会有现下天各一方却终难再见之境。”

“这些隐瞒了太久太久的事情,这些沉重到让我有些喘不过气的事情,今日,我想说出来。”

房间中的气氛因为秦衣略显沉重和疲惫的声音,而变得更加凝重。

秋棋下意识坐直了身形,重重点头。

“说吧,老板。”

秦衣点点头,将当日秦出和他讲的那个横跨千年的恩怨,向秋棋娓娓道来。

“这件事情,其实还要从灵妖说起。”

秋棋心中疑惑:灵妖?

明明是有关圣人三绝传承者以及瑞雪城之间的事情,和灵妖有啥关系?

但他没有打断,静静倾听。

……

人与妖如今的和平共处,可以追溯到大概四百年以前的那场万人怒,也可称之为是道佛之争的最终爆发。

那时候,最为人所推崇敬仰的宗门与思想传承,乃是三教。

佛、道、玄。

此外,还有有着所谓最正统剑道传承的瑞雪城。

也就是俗称的三教一城。

三教对于灵妖的看法各不相同。

其中看法最为尖锐的,无疑是佛家。

自古以来。

灵妖一直是被佛教驱逐的对象。

佛教视之如孽畜,抱着“普度众生”的心思,但凡见到,无不以求普(sha)度(zhi)而后快。

而道家则心怀“道法自然”,“万物有灵”之心。

愿意和灵妖共存。

玄门则极大程度上都处在隐世之中,不去参与人世间所谓的任何争端,看起来完全置身事外。

道教坚持:灵妖这个种族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必要。

所以和佛教在某种程度上就产生了分歧,而这种分歧在长达百年乃至千年的演变之中愈演愈烈。

道佛之争形同水火,因为灵妖问题,争论个不休。

而由此引发了其他多种问题的争端,爆发了来自于思想分歧的全面争端。

这场道佛争端,闹得不可谓不凶。

终于,在四百前迎来了最彻底的大爆发。

爆发的根由来自于一个人。

那时候,一位记入灵妖一族历史的人类伟人,诞生了。

后世称他为“妖仙”,本名叫王丕,后世称之为王子圣。

王子圣是道家奇才,三十岁身登第五步,迈过道师天堑。

四十九岁突破棋师,继任当代北固山道教吞黄派掌教。

也是道教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掌教。

他接任掌教的后半生,都致力于“与灵妖和平相处”这件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王子圣六十岁的时候。

在世人面前,揭露了一桩佛家跨越千年的巨大骗局。

……

骗局内容是:

佛教中人其实也知道,灵妖很无辜。

灵妖也是靠着辛辛苦苦修行,逆天行事,修炼出的妖力,化作的人形。

也是知道如果灵妖与人类和平处之,人类能够从中获得的收益要比与灵妖为敌多得多。

但佛教之所以在世人面前,掩盖了这个事实。

反而顶着“替天行道”“斩妖卫道”的头衔,去斩妖。

其实是因为。

佛家人会以一种特殊手段,将灵妖体内的力量剥离开来,化作自身的修为。

他们毁了灵妖来成就自己,却自诩伟光正。

……

得知真相的世人立刻骂声一片,群起而攻之。

爆发了江湖万人怒。

佛教立时遭到群起攻之,但凡佛教之人现世,便得诛之。

最终七国合力将佛家彻底驱逐出七国之地,驱逐到了“无人问津之地”。

有一部野史上记载。

在王子圣暮年时期,和身边的亲传弟子说过。

他做错了,他之前所谓的揭露骗局,其实是故意朝着佛家泼的脏水。

佛家并没有那么的不堪。

诸如此类的话语。

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被广泛流传,道家吞黄派也从来不承认有这个事情。

所以。

这就导致后来四百年间。

天下七国,佛家没落,道家繁荣。

基本上每一个灵妖都是道家的忠实拥趸。

而从那以后。

灵妖就渐渐与人类和平相处了。

在初期,普通人都非常畏惧灵妖的力量。

但是后来他们渐渐发现,灵妖各式各样的妖术其实只是神奇。

仅仅只是能够使得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变得更方便。

如果单论战斗的话,同境界的灵妖,理论上是打不过修行武道的武夫的。

除非是纯战斗型的灵妖。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数百年过去,灵妖已经彻底融入到常人生活的每一寸角落。

遍及各行各业。

甚至还有的能够跻身于朝堂,为国家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