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把权游搬上舞台(十五)

毫无疑问,马丁老爷子塑造瑟曦,参照了英国玫瑰战争时代兰开斯特王朝的红玫瑰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她是亨利六世的妻子,瑟曦的原型。

看名字前缀即知,红王后不是英国人,她是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王后的侄女。

玛格丽特嫁到英国之际,正值英法百年战争最后一个阶段末期,虽然法国还有大片领土被英军占领,但自从出现圣女贞德奇迹后,逐渐转败为胜,查理七世领导的抗英复国战争开始节节推进;

英国却陷入财政和军事困境,战争难以为继。

玛格丽特与英王亨利六世联姻,正是英国寻求妥协停战的结果,法方当时尚不具备全面收复失土的能力,也希望获得休养整顿的机会。

亨利六世不想打下去,“鹰派”贵族却不愿妥协,他们凭着“强硬态度”在民间赢得口碑,可打仗需要大量钱财,得国王掏腰包,王室早就因战争负债累累。

于是国王悄悄派人与法国议和,同意割让几片领地给法国(法方视为归还),英法王室缔结婚姻关系,签订停战协议。

英国金雀花王朝的国王爱德华三世,曾以母亲的法国公主身份诉求法国王位,挑起惨烈的英法战争。

由于有前车之鉴,查理七世虽有女儿,却选择了王后的侄女许配给亨利六世,防止英王以母系血统为借口,对法国王位有非分之想。

查理七世选择的这位姑娘就是安茹的玛格丽特,她的父亲雷纳有一大堆头衔:

“安茹伯爵”、“洛林公爵”、名义上的“那不勒斯国王”,实则多徒有虚名,因为他的大片“领地”都被英军占领,其实是穷得叮当响的贵族。

以至于英方来谈论婚事时,雷纳说:

“我乐意把女儿嫁给英格兰国王,但我要声明付不起嫁妆。”

查理七世派人将玛格丽特的画像送给亨利六世过目,英王对她一见钟情,私下不断称赞“非常漂亮和聪慧的女子”,决定一反习俗,连嫁妆也不要,并为此签订了割让领地的秘约。

其实亨利六世也是查理七世的外甥,他来到世上,源于他父亲亨利五世当年的显赫战功。

亨利五世1415年挑起第二次英法战争,令兰开斯特王朝重现金雀花王朝雄主爱德华三世的辉煌。

英军用威猛长弓和精妙战术,常以少胜多,势如破竹,法国骑士丢盔弃甲,大片领土沦陷。

亨利五世俘虏了法国查理六世,住进巴黎的王宫,逼迫查理六世签署屈辱条约,同意查理死后由亨利及其子嗣继位为法国国王。

然后亨利五世以胜利者姿态娶回查理六世的幼女凯瑟琳公主,全英国都为他的军功欢呼雀跃。

奈何老天故意作弄,亨利五世比查理六世小18岁,等到法王驾崩后戴上法国王冠原本毫无悬念,但他36岁英年早逝,而查理六世比他晚逝一个多月。

所幸亨利五世留下遗腹子,就是一生下来就戴上英法双王冠的婴儿国王亨利六世。

与当年父亲的婚姻不同,亨利五世以胜利者姿态娶回法国公主,亨利六世却在一败再败情况下割地求和,放弃嫁妆还只迎回个法国郡主。

婚姻被主战贵族和平民厌恶在所难免,一开始就埋下悲剧种子。

议会为请求国王悔婚,居然同意拔款5000英镑作为补偿,国王不为所动。

王后嫁过来时,因为丈夫缺钱,她先变卖手头的银器支付水手的薪资。

来到英国后,过着俭仆生活,把家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尽力扮演好“枕边辅政”的角色。

亨利六世性格宽厚懦弱,加上对妻子疼爱有加,正好给王后提供了机会,国王患上越来越严重的“妻管严”。

如果在和平年代,国王夫妇兴许幸福恩爱过完一辈子。

法王必然要收回全部失土以完成复国大业,而英王必须维系所占领地,双方重启战端是早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