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沉船

(求订阅!求票票!)

在这种紧张气氛中,德国舰队以10节航速缓慢前行。

英国人对此显得颇不耐烦,曾要求德国舰队将航速提高到12节。

但是双方很快都发现,由于德国水兵素质低下,12节的航速将导致编队出现混乱。

即便是把航速提升到11节,也是不可能的。

最终,英国人只能耐着性子,陪同德国舰队于20日抵达苏格兰福斯湾。在这里,鲁特接到贝蒂发给他的电报:

“自本日16时日落之后,德国海军军旗将被降下。未经允许,不得重新将其升起。”

异国之旅刚开始,德国人还以为他们来到英国是为了履行《停战协定》中关于解除德国舰队武装的条款。

一旦英国人确认德国战舰已丧失作战能力,公海舰队就可以前往某个中立国港口了。

然而,当舰队抵达福斯湾后,英国人很快就给出通知:

公海舰队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某个中立国家的港口,而是更北面的苏格兰斯卡帕湾。

鲁特对此大吃一惊,并随即提出抗议,声称:

“这违背了《停战协定》中规定的‘以中立国港口作为第一选择’的条款。”

而英国人则辩称:

“由于没有哪个中立国愿意接纳德国舰队,他们只能被扣押在英国。”

的确,现在连瞎子都看得出德国败局已定,当然不会有谁为了这个失败者去开罪刚刚赢得胜利的协约国集团。

为此,德国人现在除了感觉受骗以外,也无可奈何。

从21日开始,公海舰队分期分批开拔上路。驱逐舰首先出发。

大型战舰紧随其后。每艘德国军舰都受到一艘英国同类型军舰的监视,以确保旅途顺利。

到27日,鲁特的舰队全部抵达了苏格兰最北端的斯卡帕湾。

与此同时,留在引渡名单中而仍滞留在德国本土的军舰也陆续直接前往斯卡帕湾。

修好故障的“国王”号于12月6日抵达这里。

一个月后,顶替“马肯森”号的战列舰“巴登”号也到了。

甚至连那艘中途沉没的驱逐舰v30号也找到了替代者v129号。

至此,总共74艘德国军舰停泊于斯卡帕湾,公海舰队完成了它们的集结。

当德国人最初决定交出舰队时,他们尚抱有乐观态度。

由于《停战协定》的有效期只有36天,人们普遍认为将在圣诞节前后签署最终的和平条约。

但是随着德国舰队被带到斯卡帕湾,人们的情绪逐渐低落下来。

斯卡帕湾气候寒冷,景色单调。而英国人对待德国人的态度当然也不可能太好。

德国战舰都被要求在海湾内的开阔水域下锚,水兵不得上岸,甚至不能私自放下舰载小艇。

这些禁令使德国人深感不便。德国军舰在设计时,都是以在北海对抗强大的英国海军为目的,所以一向强调舰船的生存性,而忽视舰船居住的舒适性,尤其不适合长时间远航。

事实上,德国水兵平时都居住在岸上,仅在作战时乘船出海,如果有必要的话,就在船上短期住宿。

现在,他们不得不长期住在军舰上,这当然不会令人感到愉快。

而英国人则对此冷眼旁观,幸灾乐祸。

英国人还坚持,公海舰队所需的所有给养由德国政府负责,英国不负责养活这些人。

在德国用补给船运去给养之后,这些船再负责把多余的水兵运回德国。

英国人的政策是,每艘大型战舰上仅保留200人;巡洋舰上只需80人;

驱逐舰则只有12至20人,这些人仅能负责船只的基本维护保养工作。

这样就更加不必担心德国舰队的威胁了——它们连逃跑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