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路(四)

(求订阅!求票票!)

《公告》颁布后,在十三个殖民地里引发了轩然大波。

在禁止向西开垦线以西,英国人建好的房屋和据点都被政府没收、封存,私自越线开垦甚至狩猎的人都会被逮捕。

要知道,在大印第安战道以西,是水草丰美的俄亥俄河谷及物产富饶的田纳西森林,那里不仅有肥沃的土地,还有各种矿产资源,以及当时在欧洲非常受欢迎的海狸毛皮。

在《公告》颁布之前,就已经有许多英国人沿着大印第安战道翻山越岭,穿过阿巴拉契亚山前往西部去寻求财富。

而《公告》的提出,让大印第安战道从英国人的发财之路变成了发财的屏障,自然引发了强烈的不满。

殖民地内部怨言四起,暗流开始涌动。

十多年之后,在一系列其它事件的累积作用下,这些涌动的暗流最终在列克星顿汇成了洪水,演化成了独立战争。

丑国的独立对于各部印第安人来说是个坏消息。

独立战争之后,逐渐站稳脚跟的丑国人对东海岸的印第安人展开了驱逐和清洗。

大印第安战道沿线的各个部落先后遭到了攻击,要么像易洛魁人一样分崩离析,要么向切诺基人一样被迁到了西部的俄克拉荷马。

英勇的肖尼人以大印第安战道为掩护,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一度给美军造成了较大的麻烦,但最终也寡不敌众,难逃失败的厄运。

肖尼人的战败,标志着大印第安战道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此后,大印第安战道的大部分路段不再有人行走,被逐渐地荒废掉了,部分最重要的山口,后来修建了公路。

后来丑国的11、15、30和219号公路,都和曾经大印第安战道的部分险要路段有所重合。

少部分战道被纳入了一些公园或保护区,人们仍旧可以目睹它们的模样。

如今的大印第安战道大部分早已被灌木和荆棘吞没,无迹可寻,但它在丑国早期的原住民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抹去的。

它是北美大陆上出现过的第一条长距离的交通要道,是不同文明之间早期交流不可替代的途径。

而从殖民时代到丑国建国初期,有一条从费城通往南方地区的路,在交通、战争以及文化发展上,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是著名的大马车之路,也被称为丑国南方的母亲路。

华夏有母亲河,丑国有母亲路,虽然各不相同,但意义都一样,都承载着人们活下去并发展下去的希望!

大马车之路的北端起点,在宾夕法尼亚的最大城市费城,因此它也被称为“通往费城的马车之路”。

从费城出发,大马车之路向西,经过兰开斯特和约克,在葛底斯堡以西钻进了阿巴拉契亚山,然后折向南方。

沿着蓝岭山和阿勒格尼高原之间南北走向的阿巴拉契亚大谷地,穿过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和南卡罗莱纳,最后到达佐治亚萨凡纳河畔的奥古斯塔,全长约1300公里。

和大印第安战道一样,大马车之路最初也是印第安人用于狩猎的道路,被称为战士通道。

1682年,英国贵族威廉·宾考察并开发了纽约以南的区域,建立了宾夕法尼亚殖民地,首府设在特拉华河沿岸的费城。

由于威廉·宾信奉的是崇尚宽容、平等与和平的贵格会(基督教的分支),他治下的费城政治清明、思想开放、商贸兴盛、社会和谐、信仰自由,因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移民。

这些移民中,有很多是舍弃了经济繁荣的新英格兰而投奔费城的。

同时,附近的原住民部族也都被费城接受。

于是,费城及其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后来居上,成为了当时发展最迅速的英属殖民地。

在1730年到1750年期间,费城又迎来了一波大规模的移民。

这波移民主要来自欧洲,大部分是德国和爱尔兰的后裔。

这些人来到费城是因为他们老家的动乱。

那时的德国没有统一,分裂为很多名义上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小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