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西洋上的炮声》(九)

(求订阅!求票票!)

1914年9月22日凌晨,德国海军的u-9号潜艇,正在多佛尔海峡一带游弋。

u-9艇当时已经很落后了,居然使用危险的煤油引擎,水面最大航速14节,水下航速仅有8节,最大下潜深度为50米。

武器两门炮(50毫米和37毫米口径炮各一门)和6枚450毫米鱼雷(前后各2个总共4个450毫米鱼雷发射管,2 枚备用鱼雷),只有6枚!

出航前一个月,u-9艇迎来了新艇长,魏迪根中尉,这位帅哥小中尉当时被看作灾星。

一出海,u-9艇就先坏了罗经,罗经是用来指示航向的重要导航设备。

找不到北的u-9艇糊里糊涂就偏离了原来预定的伏击阵位,头一天北海刮起了大风暴,水面排水量493吨的u-9号不得不潜伏海底躲避风浪,全艇30号吐得七昏八素非常疲惫。

早6时左右,风浪小了一点,u-9艇赶紧上来透气,当时潜艇没有先进的侦察手段,大体上还靠舰员站在围壳上用望远镜进行人肉搜索。

23日早上6时,远远驶来3艘灯火管制中的大军舰,这3艘舰以10节航速间距1800米鱼贯驶来。

这三艘舰其实是亲姐妹,按先后顺序分别是皇家海军的克雷西级装甲巡洋舰“霍格号”、“阿布科号”和“克雷西号”。

克雷西级舰长144米,宽22米,最大航速21节,排水量达12000吨,装备各型火炮20余门和两座水下鱼雷发射管,火炮最大口径达233毫米(192英寸),不算口径,火炮数量就是u-9的30多倍。

昨天的风浪大,护航驱逐舰不得不先回港避风,此时三舰根本没有护航舰,尽管当时英舰没发现德国潜艇。

不过还是布置好了望哨,各舰左右舷保留一门副炮人员在炮位值班。

魏迪根并未犹豫,果断指挥u-9艇在大风浪中占领了有利的发射阵位。

早上6时20分,距离约450米,u-9发射了一枚鱼雷并击中的“阿布科号”的右舷,“阿布科号”以为触了水雷,通知两艘姐妹舰前来救援。

6时55分,“阿布科号”翻转沉没。转回来救援的“霍格号”舰长尼尔森想到了潜艇袭击,一边通知“克雷西号”注意了望,一边靠近救援。

“霍格号”的水手们七手八脚的把甲板上所有能漂起来的东西往水里扔,帮助“阿布科号”落水者,帮人就是帮已。

如果他们能想到几分钟后的命运,也许会多扔点。

但谁能预测未来呢?人不行,机器更不行,有些事都是命中注定的。

不远处的水下,嗜血的u-9号并未离开,恶狼的目光投向了下一个猎物,看到“霍格号”减速,u-9号立即向“霍格号”齐射了两枚鱼雷。

两枚齐射令u-9号艇失去平衡,一度浮出水面,成了一个显眼的目标。

“霍格号”的副炮立即开火,可惜没有命中。

u-9很快重新潜入水下逃开了。

7时5分,两枚鱼雷击中“霍格号”号,“霍格号”仅坚持了10分钟,就于7时15分沉没。

“克雷西号”试图用舰艏冲撞u-9艇未果,边搜索边投入救援,避远的u-9艇调转艇艏,用艉部的两个鱼雷发射管向“克雷西号”射出2枚鱼雷。

7时20分,1枚鱼雷击中“克雷西号”,魏迪根把u-9艇机动到合适的阵位。

在500米距离上,用仅剩的1枚鱼雷向受伤的“克雷西号”发出了致命一击。

7时30分,最后一枚鱼雷击中“克雷西号”左舷,撕开了几个锅炉,将住舱里的人员抛到半空中,就算没被炸死,也得被活活摔死!

7时55分,“克雷西号”也沉没了。1个多小时,小中尉魏迪根充分发挥了u-9艇的优势,6枚450毫米鱼雷6发5中,击沉英国装甲巡洋舰3艘,英舰62名军官和1397名水兵阵亡。

事后,魏迪根荣获“蓝色马克斯”奖章,成为德国全民英雄,风头很盛,直到后来的红衣男爵里奇霍索芬出来才压下去,一代新人换旧人嘛,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