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惊遇熟人

李欣瑶说,“不是,这是于大爷,于大娘他们拿回来的。”

年迈的于大娘总是乐呵呵的,心态很好,每一道褶子都透着乐观,她说,“这是俺跟老头子两个去地主家做工,顺道拿回来的,不是很多,只能做成汤了,大妹子,你凑合着吃啊。”

苦夏追问道,“老姐姐,你们这做工还给鸡肉?”

之前她只知道这老两口天天早上起的特别早,又到很晚才能回来,是去别的地儿做工,寻思着顶多也就只够他们老两口的口粮,年纪大的人吃的不多,肯定勉勉强强能吃饱,没想到这还拿回了鸡肉。

于大娘解释说,“不是主家给的,俺们老两口一天就能赚五个铜板,哪那么好的待遇给鸡肉啊!是俺们路过一家县城里新开的酒楼,俺们听门口的店小二吆喝着五个铜板就能换一大块鸡腿肉,俺们就给买回来了,本来还以为这鸡肉不新鲜的,没想到这是现杀的鸡肉。”

已经有过点儿酒楼经营经验的李欣瑶说,“如果是新开业的酒楼,那就好理解了,这是酒楼揽客造名声的方式,他们肯定不会给你坏的鸡肉。”

要是真给坏的鸡肉,酒楼就不用开了。

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他们酒楼刚开业的时候也用过类似的。

用婆母的话来说这酒楼就是在吸引顾客的眼球,五文钱就能得着一大块鸡腿肉,想来这样的店没有人不想去看上一眼,有一百个人来看,有十个人能进店里消费,他们的营销手段就算成功了。

跟着苦夏李欣瑶学了不少新词儿。

苦夏点了点头,也没把这个当回事儿,每个地方每天开业的店铺多了去了,没什么好稀奇。

第二天苦夏要去县城里一趟,他要去买几把农具,于大娘家里的用着太不趁手了。

到县城的铁匠铺一看,苦夏惊喜的发现她所打造的新款农具竟然都已经传到了他们这平安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