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归家有人候,推入火坑中

“糖葫芦光用山楂做原材料有些单调,不如试着用别的水果像山楂一样串成串。”

之前富阳百姓可能舍不得四季吃水果。

如今不同往时。

一串糖葫芦三文钱,几乎人人吃得起。

“用水果……这是一个好法子!”

李爷爷如同被人开了窍,激动得直拍额头。

“我卖了大半辈子的糖葫芦,遇到不少嫌弃山楂酸的人,竟没想过,用其他水果来代替!”

“秦公子,不愧是你!连做糖葫芦都这么多花招。”

这话说得,都不知道是在夸他聪明,还是他太狡猾了。

秦小满见李爷爷兴奋地朝着水果摊走去,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糖葫芦。

慢悠悠地往甜水街方向走。

原本甜水街是穷苦工人住的地方,翻新后,已经形成了新的商业街。

秦小满心里已有预见,自己离开两个月,甜水街定会大变样。

可当他还没走进甜水街,看到附近原本荒凉的城郊,竟平地拔起一幢幢高门大宅院。

由于它们的外墙,也抹上了石灰,和甜水街竟形成了融洽的衔接。

哪里还分得出当初的贫民区与郊外的富人区?

“虽说要消除真正的差距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在一定意义上,缩短了彼此的差距。”

秦小满咬完最后一颗山楂,将竹签扔进了路旁专门“回收木材”的大桶里。

桶外还绑着绣有“秦氏”的布条。

自从秦家造纸开始“收破烂”起,就有不少人开始意识到,废物原来能换钱。

可许多废品没办法再放到崭新又干净的家里,扔了又浪费。

于是。

来福叔就提议制桶。

这些桶是秦家专门做的,大家顺手要丢弃的“木材“扔进桶里。

最后换的钱,用来维护甜水街的街道整洁之类的公共事宜。

“我以为只有甜水街有这种桶,现在隔了二里地都有,看来不出一个月,就能推广到全城。”

秦小满说着,勒着缰绳拐了个弯。

甜水街已在眼前。

“秦公子回来了!”

“大家快来看,秦公子回来了!”

不一样的人,一样的惊讶与喜悦。

秦小满见许多聚在一起洗衣、择菜的妇女,全部投来火热的目光。

想到守城士兵提的醒,不免嘴角一抽。

这群姐姐、孃孃们冲上来要他写诗,他写断手也没法拒绝。

“秦公子出去这两个月怎么矮了?”

“呸,那是壮了。”

“壮了才活得久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