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顾四郎写信与收信之事都未曾对外人讲起过,甚至等他自发地将杂交水稻给弄出来,顾家众人也不知晓,只有顾成礼收到了一封喜悦的告知信。

这杂交水稻是不能留作种的,因为通过留种播种的话,种出来的效果根本比不上第一批,是会不断退化,而当初顾成礼将事情交给李玉溪来做,也是要了好些年的时间,虽然如今顾四郎是拿到了很多详细数据,可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将其弄出,还是可以看出其在农事上的天赋。

如今朝廷工部有不少人与李玉溪学了这技术,然后再下放到地方各地去教导底下的百姓,但是要想让大周所有百姓都学会这技术,真的是太难了,如今不少地方都还未有朝廷派去教导农事的官员呢。

顾成礼在接到顾四郎的信后,沉吟片刻,就寄信去了同安知县那里。同安虽然地处江南,但却算不得受上头重视,只怕如今还没有教导农事的官员下派过去,而顾四郎如今却可以独当一面,由他来负责教导同安百姓倒也合适。

而等到顾家人接到同安县知县的调任时,才知道顾四郎做的这些,都大吃一惊。

以前众人也没多留意过顾四郎,他太沉默了些,除了干活老实,旁人对他就想不起来更多的,没想到如今居然不声不响就进了官府的官,虽然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但不管是枣泥沟的村民,还是顾家众人,都觉得诧异不已。

原来这地种得好还能当官,当下便有不少人开始琢磨着要怎么种好地,他们可都是种田的老把式了,难道还比不顾顾四郎这个毛头崽子吗?

信心满满的村民都斗志昂扬地下地去,决心要种出一个好前程来,倒是后来迎来了一个大丰收,村里众人日子过得越发好了起来。

除了顾成礼,顾家人最有希望考□□名的大概就是顾六郎了,他是四方的独苗,自从顾成礼进了京当官后,不仅他亲爹娘越发重视顾六郎的学问,就连赵氏等人也花了不少心思在顾六郎身上。

赵氏知道这京中的官员可都是大户人家,她家五郎出身还是差了些,若是旁人欺负五郎怎么办,还是得六郎去帮忙,都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若是六郎也能去京中当官,日后也能与五郎有个照应,赵氏心里就不需要这般担忧了。

而顾六郎本身就是个好学的性子,又有着顾成礼的前例摆在面前,每日都是奋发向上的动力,也不觉得这家中众人盯着自己学习有压力,反而更加努力,再加上又顾成礼时常从京中寄来的各种书籍文章对他进行指点一二,他自己如今又是跟着爹娘住进了县城的宅院里,授课的夫子也是县里有名的名师。

这样的好资源堆积下,他自己也勤奋自勉,倒是也早早考中秀才,虽比不过顾成礼当年来得惊艳,但放在同安县中,也算是少年俊秀,而知道他家世的人不少,有着那样厉害的堂兄提携,还担心日后没有好前程?

众人纷纷看好顾六郎,便是县里大户也都纷纷想着将家中闺女许给他,却被顾六郎全都推辞了,满腹心思都扑到读书学习上了。

顾家的几个妯娌近些年来也没少拌嘴,原先是为了争家中的那点子银钱,如今顾家发家了,各房的儿郎都出息了,日常争执起来却都是为了些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之事,吵闹得让赵氏头疼,闹得凶了干脆就将她们小丫鬟都喊走,打发她们下地干活去。

顾家日子好过后,自然也就不怎么却银子,顾成礼当时带着郡主媳妇回来时,郡主身边还有不少奴仆伺候着,总不能这当儿媳孙媳的有人伺候,当婆婆、祖母的反而要亲力亲为,顾成礼便给赵氏等人也配置了一个小丫鬟,平时也干不了什么重活,不过是跑腿传话或是帮忙梳个头的,倒是能陪着家中这些女人说说话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