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累丝盖盒,青花插屏

沉瑜把三孔葫芦瓶放好,又看了一眼。才迈步离开。他打算等拍卖开始,就把这一件瓷器买回去。

高琦多问了一句:“沉总,你觉得这件东西是官窑吗?

沉瑜说道:“没有款识,我也不敢下定论判断,但东西还是不错的。您想让我看的那东西在哪儿呢?”

“在这里。”高琦引着沉瑜走到一个保存柜前,却没指出具体是哪一件。

展示柜分三层,摆放着瓷器以及金银器皿。

高琦故意不说究竟是哪件古玩有争议,沉瑜也没问,先看上了一件盖盒。盖盒为八出葵瓣式,下敛,承随形八瓣圈足。盒体以细银丝累出缠枝花纹为地,其上再用粗银丝掐成主体纹饰。

累丝工艺又称“细金工艺”、“花丝工艺”,其源自北方,历史流长。是将金或银加工成丝,再通过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段制作金银首饰。其工艺之繁复,做工之精细,非一般制作方法所能比拟。远自唐宋期间,花丝工艺早已应用在当时妇女发饰上。至元代期间,更有专门花丝工匠专业生产,重视程度,尤其可见。但因其工艺相当繁琐,故当时多做为小件首饰上的装饰技法之一使用。

他看明白盖盒的工艺,顿时来了兴趣,征得高琦允许之后,将盖盒取出来观察。

盒盖中心圆形开光内饰双龙戏珠图桉,龙形飞腾矫健。外圈八个云头式小开光内饰八宝纹,盒盖边缘八个开光内饰四季花卉纹。累丝工艺精湛、纹饰造型规整传神。

他打开盖盒,查看内部情况。

高崎的记忆力很好,虽然沉瑜选择先看这件盖盒让他有点意外,但他记得鉴定师们对这件东西的评价。

他对沉瑜说道:“这件银累丝八宝花卉盖盒,直径13cm,鉴定师判断是清乾隆的物品,您觉得对吗?”

沉瑜边看边说:“这个判断没问题。清代银器制造工艺在元、明两代的基础上有了突飞勐进的发展,至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高峰。银器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器型增多,图桉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到了中期之后此类作品逐渐减少,工艺也远较雍干时期劣之。此盒累丝细腻,纹饰清晰,图桉精美,制作工细,可以反映了清代鼎盛时期花丝镶嵌工艺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水平。

盖盒的估价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