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一刀倾情 安喜县尉 1587 字 2022-10-04

“数年之后,杨玄琰娶了妻子,又生下一子三女,日子过得甚是逍遥。因杨氏一族是弘农世家,朝廷对杨氏甚是尊重,杨家子弟都被授予官职。杨玄琰家财万贯,本来无意为官,只不过杨氏先祖乃是汉太尉杨震,世代公卿。传到杨玄琰曾祖父杨汪之时,被隋朝皇帝封为上柱国、吏部尚书,端得是位高权重。杨汪感念皇帝重恩,对隋帝忠心耿耿,虽死不弃。只是隋炀帝失德,天下大乱。唐军打进了长安。杨汪宁死不降,逃到东都,依附于王世充麾下,想要借助王世充的力量打回长安,杀掉李渊和李世民,为隋炀帝报仇。怎奈王世充为李世民所败,杨汪再次落到唐军手中。李世民认为杨汪是王世充死党,留之无益,便将他斩杀于洛阳。

“唐朝立国之后,虽然对杨氏极为尊重,暗地里却也有所防备。杨氏家族也知道皇帝对杨氏的后人并不放心,丝毫不敢违拗朝廷的意思。是以接到官府的征召之后,杨玄琰心下虽然并不愿意,还是到蜀郡就任,做了蜀州司户。这个官职只不过是个七品小官,是刺史衙门的小吏,未免有些配不上杨玄琰的身份。好在这职位极是清闲,杨玄琰乐得逍遥自在,倒也不以为忤。他到了任上,每日里只在蜀郡四处游玩,那柄宝刀自然是随身携带,片刻也不离身。

“那一年杨玄琰最小的女儿杨玉环出生,生得甚是俊俏,最得杨玄琰的喜爱。待得满月那天,杨玄琰大摆酒宴,他心下得意,不免多喝了几杯,便要婆子将女儿抱出来,要在来客面前炫耀一番。

“他吩咐了婆子之后,腰间悬着的宝刀突然发出‘铮’的一声厉响。只不过人多嘈杂,杨玄琰又多喝了几杯,并未在意。待那婆子将杨玉环抱到厅中,腰间的宝刀竟然不住颤抖。杨玄琰蓦然惊觉,酒已吓醒大半。那婆子抱着杨玉环越走越近,腰间的宝刀抖得便越发厉害。到得后来宝刀在鞘中铿然有声,似乎正在警告些什么。杨玄琰心下大惊,知道事情有异,便即站起身来,要将杨玉环接到手中。

“便在此时,藏在宾客之中的两名刺客越众而出,挥舞着匕首便向杨玄琰扑了过来。杨玄琰生怕伤到了幼女,拔出宝刀挡在那婆子身前,一刀挥出,便即削断了两柄匕首,顺势砍下了两名刺客的人头。从此过后,杨玄琰更加爱惜这柄宝刀。

“说来也怪,若是杨玉环不在身边,这柄宝刀便没有什么异状。不过若是带着杨玉环,如有什么意外发生,或是前有恶兽、盗贼,这柄宝刀便会在鞘中或者震动,或者铿然有声,似在向杨玄琰示警。杨玄琰对这柄宝刀爱逾性命,称之为警恶刀。”

灰衣人说到此处,略停了停,这才接着说道:“只不过杨玉环十岁之时,杨玄琰与朋友同游青城山,不慎将宝刀坠于深谷之中。杨玄琰大惊失色,悬赏千金以求寻回警恶刀,最终失望而归。不久他被人构陷下狱,最后死在狱中。后来杨玉环到了京城,嫁给了寿王为妻,最后被唐玄宗纳为贵妃,便是名闻天下的杨贵妃。

“自杨玄琰死后,这柄警恶刀也是销声匿迹,不知所踪。直到宋朝初年,宋太祖遣王全斌、曹彬等大将率领宋军攻蜀,有一老人将此刀献于曹彬。曹彬得了警恶刀之后,却也极为喜爱,后来将此刀赠予北汉降将杨业。其后世事变幻,这柄宝刀流落于俗世之间。机缘巧合之下,我在山西偶然得了这柄宝刀,便即带在身上。只不过我素来不习刀法,留之无用。倒是厉大侠刀法天下无双,败唐赫,斩云飞扬,扬威于千军万马之中。此刀厉大侠不用,又有谁人敢用?”

厉秋风摇了摇头,道:“多谢阁下好意。只是此刀虽然锋利无比,厉某用来并不顺手,还请阁下收回,妥善保管,或者赠与其他江湖英雄,方才不至于辱没了这柄宝刀。”

灰衣人见厉秋风一力推辞,心下惊诧。武林中人见到神兵利器,往往爱不释手,甚至不惜杀人害命,也要将兵刃弄到手。偏偏厉秋风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于这柄天下无双的宝刀竟然弃之如敝履。他转念一想,道:“厉大侠,我将这刀赠予阁下,只是敬佩厉大侠的武功和为人,并非有意与厉大侠交换什么东西,还望厉大侠不必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