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算计

夜主咸阳 老米同志 1795 字 3个月前

人喜群聚,所以才会结村而居。“城”这个概念最初是为了抵御野兽才用竹篾篱笆将聚居之地保护起来,它的主旨结构永远都是以人为本。

一个没有城墙的城池,它依旧可以称之为“城”,就如同齐国的中邑那样。

而一个没有人的城池,它只能称之为“坟”。没有人会愿意将好好的一座城池变城一座巨大的荒坟。

所以消灭一座城池的最有效办法便是掠夺其人口,没有人聚集的地方,再高再坚固的城墙没有了保护的人,势必也将失去最初的意义。

赢昊不要任何金银财货,他向韩国索要的是人。原本这应该是个很通俗易懂的道理,没有人的城池又如何谈得上是一座城。

可此时的申时行还是勉强点头答应了,因为秦国要的不是那些提剑能杀敌,下地能劳作青壮,而是老人,女人和孩子。

就现阶段而言,这三个年龄阶层的人对于整个占领区来说其实都是累赘。

他们除了徒劳消耗大量粮食之外,根本就想不到有什么其他利用价值。

当然,这里面年轻女人对于提高军队士气来说还是有点用的。

“十六岁以上的青壮留给你们,我们只选四十岁以上的老人。虽然老是老了些,不过努努力还是能够与巴蜀那些乡下女人继续繁衍出下一代的。

十四岁以下孩童我们也要了,分与贵族为奴,他们都喜欢年幼一些的好调教。

女人更不必说了,这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我们也不过分,便留一半给予你们提振士气吧。

至于迁徙人口所费钱粮之事也用不着你们承担,这点粮食我们老秦人还出得起。”

说实在的,赢昊的条件申时行实在无法拒绝。因为这哪里是开口勒索啊,简直就是善财童子特意来解决博陵城如今困境的。

由于博陵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在占领之后城中余粮并不充足。他申时行前脚还在头疼如何养活那么大一家子,这些天来已然出现大量的饥民聚集在大街小巷中乞讨过活。

赢昊此举真可谓是瞌睡送来枕头,恰好就解了博陵城的燃眉之急。

其实不仅申时行有这样的烦恼,可以说整个占领区各个城池都在为粮食发愁着。

突然多了近二十万张口,虽说如今田里的庄稼才刚刚收割,可齐军撤退时或多或少又焚烧掉一些,所以很大情况下还是捉襟见肘的。

似乎看出了在场几个人脸上有些意动,赢昊便也将目光转向了廉颇。

“巴蜀之地山多地少,贫瘠的程度在坐诸位是无法想象的。

例如有时候明明站在山头上可以对望的两个村子,想要来往却得翻越好几座山需要几天的时间。

缺乏粮食,当地人溺死女婴的情况十分严重。如此一来就造成了男多女少极为不正常的人口格局。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所以我们需要更多人去开荒。不仅是博陵城,大家若是愿意的话,其他城池的妇孺老幼我们秦国也愿意拿钱赎买。

哪怕打过了济水,以后所获秦国也愿意全部拿来换取。

对于你们来说是累赘的无用之人,却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各取所需,不知大家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