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川南节度 第3章 出行

唐枭 海风儿 1378 字 2022-09-30

几十年前的武关道,经历过一次大规模修整,但历经了多年战乱,武关道又变的坑洼难行。

武关道,是为大唐朝廷的一条贡赋命脉,大唐朝廷依赖江淮和东南地域的供养。

自从安史之乱发生,大唐统治盛极而衰,叛乱不断,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乱,都会阻断中原地域的大运河水道运输。

于是,武关道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贡赋命脉。

朝廷的命令,地方的贡赋,不得不取道汉水,贡赋经过大江,转入支流汉水运输到上津县,转陆地沿着武关道运输到长安。

汉水下游流域,包括金州,古称上庸。

上庸地域是战争频繁之地,战国时,秦楚争霸,武关是两国必争的军事咽喉。

三国时期,关羽兵败上庸地域,导致了蜀国大弱。

一路走,韦扶风始终保持警惕,路途流民不断,偶尔遇上官兵走过盘问。

韦扶风报家门,官兵听了就离开,但很多的流民,被官兵残暴的洗劫殴打。

韦扶风自身难保,当然不会多事。

他心知官兵能够放过他,是因为华商节度使韩建,不愿与长安大族走向对立,所以约束兵将不得妄为。

走了三天,一路也算顺利,走过秦岭一段的终南山,通过蓝田关,进入京兆府治下的蓝田县。

为了节省积蓄,韦扶风没有去往县城休息,依然露宿在外。

晨曦,三人吃过干粮,启程向西,直奔长安城正南的子午道所在,马车缓慢,一路风餐露宿,不日抵达子午镇。

韦扶风寻当地人使小钱打听,知道子午道被朝廷军管,通行需要付出很多的过路钱。

不过子午道今非昔比,年前被山南西道节度使大力整修,能够让窄车通过。

去往西川成都的路途遥远,韦扶风的积蓄吃饭都勉强,子午道走不了,于是三人继续西行,去往褒斜道入口所在的眉县。

西行途中,老冯偶尔叙说地理和事件掌故,一路风尘仆仆的走入了凤翔府治下。

凤翔府位于京兆府西方,是大唐朝廷抵御吐蕃的重镇,置立凤翔节度使镇守。

虽然辛苦,韦扶风忽而起了缅怀之心,想去出生地扶风县看一下。

老冯不反对,车里的碧衣女一直是沉默寡言,韦扶风问一句,碧衣女默然点头。

于是,韦扶风兴致盎然的打道扶风县。

扶风县位于渭水河畔,对于扶风县的景物,韦扶风记得模糊,印象中最深的是一座寺庙,名为法门寺。

小的时候,韦扶风常被带去法门寺拜佛,亲人们的虔诚肃穆,让他的心灵打上了不敢造次烙印,所以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