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佞邪忠义 必应重论(7)

血宋 久华 1936 字 5个月前

燕青自是不知道其中的故事,拜道:ldquo;臣本是草野布衣,当年梁山泊宋公明部下,万岁幸李师师家时,昧死陈情,得以招安。rdquo;说着,低头轻轻念起了当年的那首《减字木兰花》:ldquo;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hellip;hellip;rdquo;又从带来的紫色盒子拿出一副恩诏,让服侍的老内监张迪呈了上去。

赵佶打开看后,恍如隔世一般,猛然想起,道:ldquo;原来卿是宋江部下,只可惜hellip;hellip;rdquo;燕青倏地站起,已是泪如雨下,噤声不语。

赵佶悔恨道:ldquo;梁山泊忠义之士,多立功劳,寡人一时不明,为奸邪佞臣所蒙蔽,才导致你们班师回朝的人大多沉郁而亡,甚感悼惜!rdquo;燕青收了眼泪,厉声道:ldquo;谁是忠谁是奸,陛下今天才知道么?rdquo;

赵佶无言以对,只能发自肺腑地说道:ldquo;寡人流落至此,你们这些草莽的英雄还记得,而昔日的太师、丞相、太尉还有尚书,恐怕大多已经投敌或准备投敌,谁忠谁奸,早已能见分晓。rdquo;旁边的赵桓跟着感叹道:ldquo;父皇,这是非忠奸,应当重新评判hellip;hellip;重新评判hellip;hellip;rdquo;

燕青严肃道:ldquo;陛下,便是那镇压下来的所谓魔教,也俱是忠义之士!rdquo;ldquo;魔教?rdquo;赵佶又是一愣,问道:ldquo;此话怎讲?rdquo;

燕青道:ldquo;臣最后悔的,就是当年在陛下面前唱了那首《减字木兰花》!rdquo;赵佶惊疑道:ldquo;招安不是你们梁山义士一直所希望的么?rdquo;

燕青冷冷道:ldquo;那只是宋大哥的一厢情愿,并不能代表我们所有人!rdquo;赵佶惊愕之余,又听他说道:ldquo;明教起事,只是想让这天地换新颜,如今大宋江山惨遭金人蹂躏,面对这极好的机会,他们都站了出来,一同抵抗外敌的入侵!rdquo;

赵佶、赵桓父子二人都羞愧地低下头去。文菁忽道:ldquo;天下混沌不堪,正如四分五裂的桶板,明教帮源洞有奇士陈箍桶者欲收拾这零落的山河,还一个清白的人间!rdquo;她有感而发,完全引用了当日在明教先人坟墓前听到的尘了的原话。

燕青感喟道:ldquo;陈箍桶啊陈箍桶,天空都被陛下心中的lsquo;忠义之士rsquo;给遮蔽了,还一个清白人间这样的愿望是无法实现了!rdquo;

没有发话的徐晟道:ldquo;陛下还记得那个绝代芳华的李姑娘,可知她现在就在你的身前,而我们俩的真实身份一个是梁山之后,一个是明教后人!硝烟中,华夏大地上矗立的是梁山和明教的忠义之士!rdquo;

赵佶定睛看了看他身边的文菁,恍惚间方觉此人和那个曾经见过的ldquo;李菲rdquo;有几分相似,想必是刻意掩饰的结果。万千心绪交织在一起,他喃喃道:梁山hellip;hellip;明教hellip;hellip;你们才是忠义之士,而寡人重用的那些,无一不是祸国殃民的奸臣贼子!

文菁心中叹道:ldquo;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等待这两位天子的将是庶民背井离乡的愁苦!rdquo;

不知因为寒冷还是别的缘故,赵佶的全身忽然哆嗦了起来,道:ldquo;若得还宫,必当给三位褒封立庙,子孙后世尽显无穷富贵!rdquo;文菁心中一怔,万万没想到他会说出这般言语,心中暗道:ldquo;按照目前的情况,金人怎么可能放你们南归,就算晟哥哥或者燕叔叔此刻想营救你,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