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原同本 倒戈刃(4)

血宋 久华 1626 字 5个月前

文菁见李师师打开了话匣子,又给她添满了茶水。李师师接着说道:“我自小就流落风尘,这个也和你们说过。李妈妈收养我,为的就是我有朝一日能够在达官贵人面前出人头地,好让她经营的这个青楼赚大钱。”

文菁心中感伤道:“李姑姑也是个可怜之人,从小命运都被人给安排了!”问道:“李姑姑,你想过和命运抗争么?”

李师师道:“在你这样大年纪的时候,我也有那么一两次想过……然而,很快就接受了无情的命运。罢罢罢,那段往事不提也罢……”文菁见似乎触及到他的伤心事,正想着如何安慰时,李师师又道:“大概在二十年前,赵官家看中了我,亲笔题字之后,原本并不显赫的醉杏楼才声名远扬。这个消息也很快不胫而走,上至庙堂,下到江湖,几乎是人尽皆知。紧接着,形形的人物就纷至沓来,都想通过我把自己的愿望传递给圣上。”

“那时的我也不似现在这般冷漠,愿意结识各式各样的人物。忽一日,来了一个不及弱冠的年轻人,他一过来,就吹拉弹唱并习得各种诗词歌赋,甚得我的欢喜。与其他土财主不一样,他会这些的同时,与我相谈却彬彬有礼,视作君子。几次之后,我将他视作知己,并结为义姐弟。

说到这里,她却是故意停住了。徐晟惊觉道:“那人就是燕叔叔?”

李师师接着说道:“义弟来了三五次,一直不肯说自己的真正目的,后来才知,那是因为他的头领也在瞒着他。这个时候,却来了一个明教的使者……”“不可能啊,明教不可能也想招安啊!”文菁疑道。

李师师脸一红,道:“或许明教早就知道了梁山泊会过来,派专人在这里等候了!”文菁将信将疑,想着且听她继续讲述。

李师师道:“明教的使者也是多次出入我这里,一来二回之间,竟然和义弟碰面了。当时山东宋江和江南方腊的名号都是一样的,作为‘响当当’的反贼,两人一见如故。这其中,明教的使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说到这里,她却是问道:“关于这一点,聪明的侄女可能够猜到?”

文菁不假思索道:“是明教和梁山联合起来么?”李师师点头道:“明教的使者和义弟秉烛夜谈,觉得联合是可行的,并达成一致意见。他们两人都兴奋不已,义弟更是放下大话:‘我这就回去禀报宋头领,最多一个月,就能听到这边的好消息。’”

徐晟也显得有些激动,问道:“那这个联合成功了么?”

李师师低下头去,沉默不语。好一会儿,才抬头道:“确实如义弟说的那样,他们的头领也就是宋江没多久就亲自过来了。这一次,带了许多贵重的礼物,刚开始,依旧闭口不谈目的,只是一个劲地说着像‘花魁的风流身价,传播寰宇,但见一面,如登天之难’这样的含糊之辞。

“在我的再三追问之下,他像是醉了一般,开始指指点点,却把梁山泊杀官军的许多手段给抖落了出来。听到这里,我自然是大喜,只盼着他赶紧说联合明教之事——

“等等!”打断她的话后,文菁自觉不礼貌,带着歉意道:“那时的李姑姑就盼望着两边联合起来了?”李师师道:“我见两边都如此豪杰,又常常听说臣败坏朝纲,自然是盼着能够联合起来,做出一番轰天动地的事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