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新局势

卫琤恍然大悟自己之前为何心神不宁,此时一听才想起来,是因为传国玉玺。</p>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什么,这只不过历史重演罢了。</p>

按照历史的惯性,传国玉玺早晚会落在袁术的手里。</p>

只是,之前自己明明盯着地图上的南阳看了半天,却是忘记了这么一件事情。</p>

“算了,区区一块玉石罢了。”</p>

卫琤其实不太在乎什么传国玉玺不传国玉玺的,他在乎的是自身的实力,只要实力足够强,没有玉玺照样能够一统天下。</p>

卫昪三人面面相觑,卫曧蹙眉道:“琤儿,有了玉玺,才算是得位其正,它可不仅仅是一块玉石啊。”</p>

卫昪和田丰也是微微颔首,他们也觉得玉玺重要,否则也不会急忙来找卫琤说这件事情了。</p>

卫琤看向五叔卫曧,他知道这位五叔之前做过官,而且官职还不小,这样的人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特别的在意,就好比当皇帝没有玉玺就名不成言不顺。</p>

迟疑了一下,卫琤也没有驳了五叔的面子,而是笑着说道:“五叔,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p>

卫曧愣了愣,点头道:“琤儿问来便是,五叔知无不答。”</p>

卫琤笑着与三人看了一眼,而后双手背负在后,道:“既然这玉玺这么重要,那天底下见过它的人一定不多,是也不是?”</p>

卫曧眉心一挑,先是意会了什么,而后点头应道:“确实不多,加上最近十多年内庭无力……嗯,目前肯定见过玉玺的,只怕不过五指之数吧。”</p>

卫曧为什么这么肯定,那是因为见过玉玺的都被董卓给毒死了,剩下的也只有逃出来的刘协,将玉玺给袁术的王晴和王允兄妹,以及董卓,最多加上董卓身旁的妃子。</p>

卫琤呵呵一笑,道:“既然如此,那凭什么袁术说他手里的玉玺就是传国玉玺?”</p>

卫曧脱口而出道:“传国玉玺只有一块,王允给他的,那当然……呃,不对。”</p>

卫昪和田丰也是愣住了,反应过来后,两人同时出声,“王允哪里来的玉玺?”</p>

卫曧蹙眉道:“是啊,他哪里来的玉玺?”</p>

卫琤微微笑道:“你们不用纠结这个问题,你们只需要知道,少帝被我们救了出来,而传国玉玺也一道被带了出来,眼下二者都在我们手里就行。”</p>

“可我们手里没有玉玺啊?”</p>

“谁说没有。”</p>

卫琤看着三人,笃定的说道:“我说有就有,而且真的有人较真,我还能拿出来打他们的脸。”</p>

“这……”三人都是一阵哑然。</p>

卫琤则是笑笑,与三人拱了拱手,道:“好了,你们就不要纠结于什么玉玺不玉玺的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安抚民众,董卓一死,青羊渡口的大军不攻自破,但他们造成的乱象,还要你们去平息,特别是这次立功的将士,全部要重赏,如此才能让某些人看到我们的诚意。”</p>

某些人。</p>

说的自然是带着董卓人头前来投靠的吕布了。</p>

“另外,朔方那边也要派人送些补给过去,顺便把董卓已死这个好消息散播出去,让那些匈奴人看看,什么叫孤立无援,什么叫有来无回。”</p>

卫琤脸色阴沉,对于董卓没有那么恨,但匈奴人不一样,董卓属于内乱,匈奴则是外祸,不一次将他们打残的话,后面还会有类似的事件上演。</p>

卫琤就是要跟汉武帝一样,将他们打怕打残,最少要保证未来二三十年内,这帮人不敢造次才行,否则每隔几年来这么一次,恶心都能恶心死人。</p>

说起朔方问题,田丰眼珠子一动,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公子,某建议让吕布领兵增援,一方面吕布是五原郡人士,对北方熟悉,另一方面,吕布这次领兵数万,一下进入河东……恐怕不妥。”</p>

卫昪和卫曧也是点头附和。</p>

卫琤想了想,说道:“也好,吕奉先是五原郡九原县人,眼下刚好有胡人在五原郡作乱,你只需要跟他知会一声,然后再稍加引导就行,至于他手下的兵,早晚是要分而置之。”</p>

田丰三人眼里闪过一丝精光。</p>

“公子放心,这事儿交给田某来办。”</p>

···</p>

另一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