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寡母三合一

一文、两文,一百文,一蒸笼包子拢共有六屉,一屉能有十个包子,拢共卖了六蒸笼,也就是说今天卖出去三百六十个包子,一个没剩。

素包子和肉包子大概各占一半,算下来五百四十文,将近半两银子。

两人数完了铜板,五百二十文,可能还有的送给熟人或者便宜卖了。

总的来说,今天收获很不错,当然,成本也很客观。

面粉啥的都用的家里材料,昨天一百文买的配料已经用去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今天只是比昨天卖的快,但实际卖的钱并没有多太多。

如此,若想多赚钱,就得跟着把量提上去,按照今天的速度,多做一倍也不是不可能,当然,那样大家也都要多辛苦几分。

柳湛青数过钱,约莫抛出成本,推过来一百五十文。

“嗯?”阮柔看向他。

柳湛青笑的云淡风轻,“这是你的那一份,五丫也还要用钱,你就收着吧。”

阮柔并不推辞,事实上,不止五丫需要用钱,她自己也需要。

当然,这话就不必多说了。

记好账单,柳湛青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收进罐子里,就连藏钱的地方,也没有避开她。

阮柔挑挑眉,不置可否。

折腾一番,已经是上午十点。

柳湛青取出提前准备好的东西,看向两个孩子却犯了难。

五丫还好说,回自己外家,就是阿宇这孩子要不要带过去。

“都带上吧,以后也是亲戚家,见一面也是好的。”

柳湛青便应了,为此,一家子还特意租下一辆牛车,从镇上往阮家所在的清水村而去。

半个时辰,牛车停下,两个孩子已是颠簸的不清,柳湛青的脸色也不甚好看。

乡路崎岖,为了赶时间门,很多牛车都会忽停忽走,更让人难受三分。

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又瞧了瞧自己的气色,柳湛青方提着东西,“走吧。”

阮柔一手牵着个孩子,五丫还好,习惯了娘亲的味道,走起来心情甚美,还不时蹦跳两下。

相较而言,阿宇就颇为拘谨,总共认识不过三日,捏在掌心的手小小软软,却僵硬得紧。

一步一步,到了阮家门前。

阮母已提前准备好招待的物拾,只是没想到直至中午才珊珊来迟。

即使如此,见到女儿女婿一派和谐的模样,阮母还是客气上前,接过东西,又扯过两个孩子,领着他们进屋。

午饭并不如何丰盛,但对乡下人来说已算不错。

吃过饭,阮父阮母问了些问题,彼此陷入沉默。

还是阮柔先开口,“过些日子,我预备和湛青一起去府城看大夫,五丫到时候就麻烦您照看两天。”只是照看,至于期间门的粮食,肯定是要一起送过来的。

阮母笑着赢了,就连阮大嫂,也看在那两斤肉的份上没坑声。

至于阿宇,她没说送来阮家,只要担心对方不会放心。

却不料柳湛青却很直接,“到时候阿宇这孩子也麻烦你们了,粮食我会提前送过来。”

其实压根不需要有多余的担心,阮、柳两家这样的关系,他根本不需要担心对方会对自己儿子怎么样,加之又有五丫在,他还是放心的。

之所以将孩子送到阮家,也是不想他跟李家或者柳氏族人太过亲近,以免被带歪。

阮母自然无有不应的。

寒暄过一阵,再没了可说的话,阮母提

回了些回礼,阮柔与柳湛青便再次带着孩子离开。

而回到镇上柳家的小院,两人也没有闲着。相反,计划着明天要做两倍于今日的包子,两人几乎是回到家中就开始忙活起来。

柳湛青揉面,阮柔调馅,均忙的不可开交,直至日色西斜,肚子传来饥饿的信号,两个人才终于忙活完。

期间门不可避免的手上、脸上沾到点东西,彼此相视一笑,俱是赧然。

阮柔做饭的手艺只算一般,好在其他三人也不挑她做什么便吃什么。

第二日,寅时(上午三点),两人自觉起来蒸包子。

第一锅包子出锅时,正正卯时(上午五点),街上已经隐约有行人来往来,客商小贩不绝。

有昨日就买过柳家包子的,闻到味道的第一时间门就凑了上来,一个个均五六七八个的买,多的甚至直接买上一屉十个直接带走的。

即使昨天没有买过的,闻到这香味也后知后觉跟上来,买一两个尝尝,有那种忍不住的,人还没走远呢,两个包子俱都下肚,脚下便不由得回转过来,继续多买上几个。

有人调侃,“柳东家,你们家包子做的这么好吃,我都想一日三餐吃你们家包子了。”

柳湛青便笑,“那你中午继续来,我再给你蒸上一屉随你吃。”

那人便笑嘻嘻地离开了,早上多吃几个也就罢了,就是午间门、晚上再继续吃,不知得费多少银钱,他哪里舍得。

柳湛青也不在意,寡言少语的客人上门,他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不多说话惹人嫌。

如果是话多的客人,他就陪着一起凑趣聊天,说说闲话。

做小本生意就是这样,与什么样的客人都得相处得来,因为大多数时候都是这些熟悉的客人上门。

这一天毫无意外,巳正(上午十点)不到,一共准备的十蒸笼包子再次卖的干干净净。

婉拒了陆续赶来问包子还有没有的客人,柳湛青再次关上铺子门。

关店之后便是熟悉的数铜板环节。

这一次足足数了八百五十文。

柳湛青的眼中泛着亮光,道,“贞娘,真是多亏你了。”

“没什么,这也是我该做的。”阮柔言语上很是谦虚,然而银钱却没少拿,这一次,她拿了两百五十文钱。

她估摸了一下,这两日赚的钱可以先给五丫置办两身像样的衣裳,再买一点护肤的产品她自己也要用,这就能撑很长时间门了。

而按照这样的速度攒下去,或许距离送五丫进学读书的日子也不远了。

但这次之前,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柳湛青的亲儿子柳宇究竟是怎么安排的。

一个屋檐下住着也没有利益纠纷,阮柔并没有拐弯抹角,相反,她直接问出口。

“阿宇的年纪也不小,你是怎么打算的?”

柳湛青抬头,眼神颇为无辜,“我原先没想那么多,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尽管说。”

“阿宇如今才五六岁的年纪,指望他正经做什么活或者送去什么地方做学徒,我看也没有什么必要,这么大的年纪正好送去读两天书,也涨涨见识,日后做什么都有个章程。”

“读书?”柳湛青还从未想过这个可能,主要即便略微富裕的镇上人,其实也很少真的送孩子们去读书进学干嘛的,并不是不想着孩子能有个好前途,而是真的能读出个名堂来的实在太少了。

因为读书耽误了学一门好手艺,亦或者在店里帮忙的功夫,银钱都不知费去多少,如此两厢取舍,能去读书的少之又少。

但此刻,柳湛青乍然听到,略一思考,就觉得甚是有理。

他不图儿子以后读书能读成个什么名堂来,只希望他能读书明理,日后不拘做什么事都能多思多虑两分,便于他整个人有益了。

不过倒也真真奇怪,怎么增量提起来之前他从未想过这个可能呢,甚至于在李婆子和柳婆子以照顾孩子为由上门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将孩子送去私塾。

不过这几日想不明白的事也不止这一桩,他很快放下,回答道,“读书么,那也挺好的,只是镇上的私塾我也不是很熟悉,等我从府城看病回来,若是手头还有银钱,就趁着明年春天四处开学的时候把他送过去。”

“行,那咱们这段时间门就先打听打听,我对镇上还不太熟悉,你也多问问。”

“嗯。”两人说定,闲暇时间门便各自在镇上打听起来,只阮柔。出去打听这场私塾之外,还在寻找能够教女孩读书的女学。

只是很可惜镇上人少,即使略微富裕的几家地主乡绅,也都是请了女先生家去教导,而非送到所谓的女学。

不过她。我听说县上有伴,有你家女婿大部分能交得起一年五两银子束脩的人家,尽可将女儿送过去。

阮柔很是心动,只是县里距离她现在还太遥远,也只能暂时搁下不提。

倒是镇上的私塾,很快就有了消息传来。

其实真像龙宫,这三件四十五句是不足十人的小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