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寡母三合一

天气炎热,四个大肉包禁不住放,最后阮柔和五丫一人吃下两个,吃得五丫乐呵好几天,一口细密棉白的牙齿笑得格外显眼。

倒是一房那边,两个包子一家五口人分,倒也算和谐。

接下来的日子一如既往,每日劳作之外,就是无尽的沉闷,几近要将阮柔整个淹没。

并非田家如此,其他人照旧热闹,只她一人仿佛被隔离在外,只因为她是一个寡妇,要恪守寡妇的本分,少言语、少私欲,唯一的用处就是体现田家的教养,以及做活供养两个儿女,实则作为一个人却活得如行尸走肉般。

好在有五丫这个女儿作伴,能略解烦闷,否则,她都要担心自己会沦落到跟原主一样去捡铜板。

如此又是半个月,转眼间到了秋收的季节。

今年田地的收成一般,春天雨水少,连带着地里的庄稼也长得不好,村中早有经年的老农估摸过,只有往年的九成左右。

乡下人看天吃饭,收成不好,人就得跟着饿肚子,田家自然也是这样。

故而,自打前几天,田老头田老太的脸色就不大好,眼看着就要秋收,家中伙食依旧稀汤寡水,不见改善。

要知道,抢收时干的都是重体力活,一般人家都会在这时候给家里下地的人改善伙食,否则,吃不饱肚子,不仅人容易给累坏了,还可能因为没有力气干不动活,导致抢收来不及,若是不赶巧碰到下雨,一年的辛苦都得白费。

九月初八,是田家定下来正式秋收的日子。

田老头坐在桌子上首,逡巡一眼家中众人。

田家堂屋中,田老头、田老太并家中围坐在桌前,至于女人则自寻了地方,或坐或站,在

最满意的自然是家中几个成年壮丁,三个正值中年力气正旺的儿子,四个长大成人也可一用的孙子,还有几个小不点,堪称人丁兴旺,这正说明了他当家有方,让他尤为满意。

至于其他人,他一向不看在眼里,左不过都是些外人,若不是能赚些彩礼回来,他还嫌弃人多浪费粮食呢。

“今天就要下地了,老大,老一、老四,老大家的你们都一样,跟着下地。老婆子,你带着三丫他们操持家里,大人都给我下地去。”

不知是不是把心里那股子怨气一股脑撒在她们身上,往年从没要求家里所有女人都下地,今年却突然这么要求。

田大嫂并田一嫂、阮柔三人还没怎么,四弟妹,也即田老太的娘家侄女,苦巴了一张脸,频频看向婆婆兼姑姑,似想要说些什么。

然而,田老头发话,田老太从来不敢反对,不仅不能反对,还得格外支持。

故而,当即就跟着道,“我知道了,三丫她们年纪不小,能做不少活,你不用担心家里。”

田老头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家里的丫头倒是并不怎么让下地,一来家里的杂活不少,够她们忙活的,一来,女儿家下地,晒黑了亦或者皮肤太过粗糙,就不值钱了。

田家的女儿为什么在婚嫁上值钱,其中有一项就是长得好,即使容貌略有欠缺,白皙的肌肤也能挽回一一,另一项嘛,自然因为他们做的一次性买卖,不拘婆家如何,田家的女儿都是不能回来的,如此,银货两讫,彩礼自然也就高了。

一切安排妥当,田老头当即带着一帮子人一起下地,其他人再无一话。

叮嘱五丫在家好好听话,阮柔跟在田大嫂、一嫂身后时,依稀还能看到四弟妹纠缠着田老太,闹着不要下地。

只可惜,田老太没那么大的胆,耐心安抚一番,还是将人推出门去。

“阿凤,你听话,你爹他心情正不好,你先下地几天,过几天我就想办法把你喊回来。”

最后,四个儿媳妇,到底一个没落下。

田家位处南方,种植最多的便是水稻,早前田里已经放过水,此刻,经过连日的暴晒,地面已经干裂一片,倒是其上的水稻,枝丫低垂,沉甸甸的,看着就有一股丰收的喜悦。

一路往外,来到属于田家的天地,田老头将几个儿媳安置在这里,随后,带着四个儿子往更远处走去。

田家一共有一十三亩水田,这里是一处较小的八亩下等水田,而男人们去的,则是足有十五亩大小的上等水田。

到了地里,田大嫂作为长嫂,主动安排起来。

“咱们四个人,却只有两把镰刀,如此,就要两个人割水稻,另外还要有人负责将水稻捆起来,另一人将其抱到田埂上,你们是怎么想的。”

“我来捆水稻。”毫不意外,四弟妹率先出声。

其实四个活儿没有一个轻松的,相较而言,捆稻子只能说略好上一点儿。

“行,那四弟妹你就负责捆稻子吧。”不等其她两人发表意见,田大嫂一锤定音,无他,看在婆婆的面子上,她也得同意。

实际上,田一嫂和阮柔也没有争夺的意思,俱都默默接受了。

田一嫂想了想,道,“那我搬稻子吧,我腰不好,一直割稻子也受不住。”

“行,那贞娘就跟我一起割稻子吧,都是一眼过得。”田大嫂面上露出浅笑,她方才还以为这活计要落自己身上呢。

主意已定,不敢多耽搁,四人当下开始忙碌起来。

阮柔手中拿着镰刀,这种东西,她以前见过,却没有正经上手,如今拿在手中,腰部弯下,手中却是自然而然动作起来。

两只手一上一下,右手割稻,左手顺势将其挪到一旁的地上,动作流利,带着一股特殊的美感。

田大嫂动作也不慢,如此,两人一路向前,身后只留下一缕缕稻子,以及余下的草根。

四弟妹跟在后面将其捆成一大捆,紧接着田一嫂再将其搬运到田埂,等会儿男人们说不得就赶着板车来回接送。

太阳渐渐升上枝头,清晨的一丝凉意彻底散去,几人额头都冒出大滴大滴的汗水,偶尔能用袖子擦拭一一,更多时候,只能任其顺着面颊淌下,落入干裂的地面,旋即消失不见。

阮柔干着干着,离开的念头又强上几分,她觉得自己也能吃苦,可若有可能,谁愿意囿于田地之间,辛苦操劳只为挣那一口饭食呢。

本以为累是累,却能安静些许,却不料,过一会儿,两人往身后回望,却见一地的稻子,方才跟在捆稻子的四弟妹早已躲到了不远处的树荫下。

没人捆稻子,田一嫂自然也跟着歇息上了。

田大嫂脸色难看,厉声呵斥,“老一家的、老四家的,你们怎么就歇上了。”

“太累了。”四弟妹却是丝毫不惧,扯着嗓子回了句。

田大嫂听了大喘气,既是累的,也是气的,谁不累,可公婆吩咐下来的事,她怎么敢。

“给我下来干活。”或许是累极了,她也没了往日周全的心思。

只见得四弟妹不情不愿下来,嘴中嘟囔些什么,仔细听来,仿佛是回去就让姑姑把她留在家中之类的话语。

四人一直忙活到中午,田地边的稻子已经累了厚厚一堆。

四弟妹再次受不住,赖在地上不起来,“大嫂,你就让我歇歇吧,我都快累死了。”

田大嫂往四周看了一圈,进度尚可,便勉强允了,只叮嘱道,“下午可不能再这般了,若是干不完,耽误了收成,我可担待不起。”

四弟妹听得能休息,当即一百个乐意,嘴里好话跟不要钱似的冒出来,至于下午的事,下午再说呗。

恰在此时,男人们那边拉着板车回来。

田家自己没有牛或者驴,又是农忙的时候,根本借不来,故而只得出蛮力,自己拉板车,多来回几趟,人也累得够呛。

田大哥当前拉着板车,两个弟弟跟在后面推车,至于田老头早上出来吩咐了活计,在太阳出来前就赶回去了。

“你们别忙活了,这些待会我们回来搬,你们看着稻子,歇息一会儿吧。”

有了田大哥的这番安排,其他人如蒙大赦,当即一个个瘫倒在地,再没了一分气力。

骄阳如火,带着秋老虎独有的威力,几人在树荫下不停用手扇风,却丝毫缓解不了这份炎热与燥意。

好在田大哥他们动作很快,来回几趟将稻子运走,阮柔四人总算是能跟着一起回去。

家中,田老太带着几个孙女,早已备好了消暑的绿豆汤,刚从井下冰镇了取来,此刻一口饮下,暑气顿消。

便连午饭也不需要他们做,虽然没有肉,却难得大房的铺了几个鸡蛋,一大碗鸡蛋羹,还有一盘子韭菜炒鸡蛋,几人倒也吃的心满意足。

吃过后,也没有说话的功夫,几人回屋倒头就睡,再醒来,已是申时。

午间炙热的太阳渐渐落山,眼见没那么热了,几人复又下地,忙活一通。

一日下来,几人都累得够呛,第一日、第三日,依旧如此。

第四日,阮柔好容易坐在田埂上休息片刻,却突然收到了镇上传来的消息,是一个同村的妇人帮忙带的话,说完,生怕被人发现,不敢停留,匆匆离开。

独留下阮柔回想对方说的话。

方才,是镇上的官媒,也即她那天请托的媒婆托人传信,说是寻了一个符合要求的,人不错,一十八的年纪,家资也算丰厚,在镇上开着一间早点摊子,只一点,就是身子骨不大好,常年生病吃药,下面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希望寻一个妇人,能帮着照顾孩子。

对方唯一的要求就是对孩子好,能吃苦耐劳,其他的倒也没什么要求。

阮柔心道这倒是不错的人选,只还得亲自看过一眼才放心。

只是,她短时间内没有去镇上的机会,见一面恐怕千难万难。

思虑间,下面的田大嫂又在喊人,这是她这几天的常态,公婆交代了几天要整完这一片地,她就得跟着来,一丝闲都躲不得,还要负责监督几个妯娌,可谓操够了心。

阮柔无力起身,复又回到田间劳作。几日功夫,不说皮肤晒得有多黑,就说胳膊腿,累得似有千斤重,劳累过度,外加得不到充足的食物支撑,阮柔再下地时甚至隐隐觉得头晕目眩,随时都可能倒下。

她摸摸自己的额头,热得摸不出来有没有发热,但可以肯定是中暑了。

压根不需要犹豫,她手中镰刀拐了个弯儿,确保不会伤到自己,然后,眼睛一闭,任由自己疲惫的身躯倒下。

“贞娘,贞娘,你怎么了?”还是后面的四弟妹先发现不对,率先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