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三个故事

后面几十年,宋元修的官位升迁并不大,一辈子从六品饶水县令勉强做到从四品的一州知府,便就到了头。

好在两人也没有什么不满足的,朝廷派到哪里,就在哪里落地生根。

正如曾经所言,吴山村的一切,已经彻底远离。

铁家情况依旧,吵吵闹闹,两人在互相埋怨中度过了一生。

而阮家的宝贝疙瘩平安在娶妻生子后,依旧不改自私的性子,任凭年迈的父母被嫌弃,只不知阮父阮母在儿子不孝时,可曾想起昔日万分嫌弃的女儿。

宋氏宗族,因为有了宋元修这么个先例,族中稍富裕的人家都愿意送子孙去读书识字,几十年积累下来,也勉强出了两个秀才,在祁山镇上已是数得着的耕读人家。

宋元修六十岁向朝廷乞骸骨,彼时朝廷又是一任新帝,大方允了。

两人再没有为一双儿女操心,反而以年迈之躯开启了在大乾朝游玩的道路。

有曾经的官员身份,倒也没什么人故意为难,这一走就是近十年,两人几乎用脚丈量了乾朝大片国土,也是身体实在撑不住,才选择回到府城,休养生息。

彼时,诸多故人已经逝去,儿女都有了自己的大家,好在还有彼此互相作伴。

这一次,是宋元修走在了前头。

那人头发早已全白,面容皮肤皆是老人的褶皱,只眼神依旧清明。

下面一众儿孙跪了一地,目露哀戚、眼含泪水。

宋元修全然不顾,只握住陪伴自己一辈子的妻子的手,嘴巴张了又合,终究没有开口。

他想问,她到底为什么选择了他,那神奇的能力又是什么。

可其实,早已不重要了。

最后,他只道了一句,“我走了,你好好的。”

阮柔点头,面上看不出多少哀伤,只整个人有些呆呆的。

人非草木,纵是养了一条狗、一只猫,相伴几十年,感情也必然深厚万分,更何况一个人呢。

或许是身体到达极限,也或许是身边再没了那个人,不到一年的时间,阮柔同样躺在那张床上,长眠不起。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