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谈衍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至少能合格地通过毕业评审。

她觉得至少要对其中的背景设定进行一定的普及,才能让想玩的人玩得懂,不然可玩性和魅力同样无法完全展露。

每年游戏界的创新大赛“我与游戏有个约定”都在联盟大学答辩前后开启,而今年的报名日期便在七天后结束。这时间对毕业生而言太短,因此这个大赛本质是面向全联盟,要求必须是新游戏,如果是新手制作人或新工作室,那么有专门的新人赛道。

不少游戏设计专业的学生会选择组建工作室参加创赛的新人赛道,以大赛内的曝光度为跳板,加入那些有名的工作室。

作为毕设的《迷路的星星》虽然可以发布,却无法再参加创新大赛。且这是一款纯粹剧情向的单机,里面有不少克系的衍生设定,在无法获取曝光度时,最好的成绩也只是一款冷门但有趣的作品。

而她现在需要的,是一款能够带来足够多曝光度和收入的游戏。

因为毕设当时的时间紧迫,谈衍没时间自己去星网上搜集游戏信息一个个去看。

但提交了设计之后她也有进行查看诸如“星际最流行十大游戏”、“今年最新上线的十款火爆游戏”之类的排行榜,但因为之后还需要进行毕业答辩,她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对自己的游戏设计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免得设计过了,答辩没过。

系统:【统计星际游戏类型:68%角色扮演类;20%动作类;10%卡牌类,还有2%无法定义。系统评价:架构偏简单、游戏类型稀少、可玩性不足,正适合宿主大展拳脚。近期有“我与游戏有个约定”活动,该活动为联盟为了促进游戏创新而举办的,相信宿主参与可进入新手赛道,并获得足够的曝光度。】

谈衍叹气道:“我都不好意思说你之前的统计分析都比现在要多。”

系统:【这也不能怪我啊,根据星际近代史的描写,联盟本身曾有断代的时候。距离上一次的全星域的星际战争仅仅才百年,现在娱乐这方面确实发展得不行。】

谈衍靠着柔软舒适的沙发,闭上眼道:“卡牌类……有哪些比较受欢迎的?”

系统:【卡牌类下载量第一名的是星海工作室的《战海盗》。】

谈衍打开个人终端,连上星网下载《战海盗》。

她并没有能够获得全方位全息体验的营养舱,只是利用终端自带的微型设备进入全息模拟环境。

随着游戏打开后出现的欢快的背景音乐中,谈衍坚持打完了一局,退了出来。

谈衍沉默了。

谈衍疑问:“斗地主?”

系统纠正她:【是战海盗,不是斗地主。】

谈衍心想得亏这游戏是免费下载,果然人和人的思维是有相似性的,哪怕不是在蓝星,但与人斗确实其乐无穷——两个联盟军对战星际大海盗与两个农民对战大地主简直就是异曲同工,简简单单三个角色就能演绎出最稳定的三角型。

不过这并不是她所想的卡牌游戏。

系统好奇道:【所以宿主是打算做卡牌类游戏吗?】

谈衍翻看着星网上星海工作室的星博,除开下载量最多的《战海盗》,还有许多的游戏:“你说星海工作室是靠什么盈利的呢?靠卡牌类第一名的《战海盗》吗?”

谈衍接着否定道:“不,《战海盗》的高下载量和数量巨大的玩家并不是付费最多的用户,而且他们的卡牌游戏里也没有特别的收费项目。”

“真正为星海工作室带来收益的还是那些角色扮演类的游戏,这些游戏的付费模式是月卡以及内购,将卡牌游戏带来的玩家数量引流入工作室其他的游戏中,在千篇一律的角色扮演类中获得不同的待遇和较高的收获。”

这也是为什么毕业设计会有那么多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尽管玩法相似,但换个皮也还能有可观的吸金能力,同时也是星际游戏的主流游戏类型,选这个类型基本都能苟过毕业。谈衍在心理默默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