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崇平帝:上苍何其厚待于他!

但脸上的笑意实在掩藏不住,眸中喜色流溢。

可以说,这次战报,几乎就是没有一点儿防备,给了崇平帝远超期待的大胜,几乎是爽到意识迷糊那种,嗯,连床上什么时候多了一个男人都不知道,眼罩都省了。

因为当年辽东失陷,可谓隆治帝在位时的最大错漏,而当时的二十多万大军正是惨败于皇太极之手。

可以说皇太极的威名,曾经在大汉朝野之中引起好一阵轰动,崇平帝自然知晓这位女真国主的名讳,或者说他的对手。

但如今却惨死在平安州之下,而且据军报而言,是被红夷大炮轰杀,连头颅都被递送至神京庆功,这简直梦幻般。

身首异处,无过如此!

此战一雪前耻,神州共庆!

此刻,戴权那张白净的面皮上同样见着喜色,从那红翎信使手里接过捷报,向着一众阁臣而去。

韩癀脸上惊疑之色尚未褪去,心头也被兴奋充斥着,定了定心神,因为是大汉首辅,百官首揆,当先接过军报,迫不及待地阅览着其上的文字。

随着军报文字跃然纸上,关于平安州一战的起因,经过,发展都尽数呈现在韩癀心头。

皇太极被炮轰?头颅都要送到神京?

此刻的韩癀心头为一股欣喜和震惊充斥着。

如果仅仅是歼敌近万,击溃女真一旗,上次就已经经历过,还没有这般震撼莫名。

敌国国主丧命城下,这是何等的胜仗?

而南安郡王面容难看,强颜欢笑,心头涌满了苦涩,这真是比杀了我都难受。

崇平帝平复了下呼吸,反而好整以暇地看向下方的大汉群臣,心头油然而生起一股雀跃。

试问,当时是谁要与女真议和的?

念及此处,目光掠向那南安郡王以及一些科道,此刻多数人面上异样之色浓郁。

韩癀阅览完手中军报,将之递送给一旁的赵默,平复了下心情,拱手道:“微臣为圣上贺,为大汉贺!”

不管如何,前线打了大胜仗,又是在他为首辅后的胜仗。

赵默也睁着眼眸阅览着其上的文字,拿着捷报的手微微颤抖,心头复杂莫名。

一战击溃女真正黄旗万余人马,这还不算,又炮毙皇太极,这是何等的赫赫战功?

卫霍之姿?

赵默将奏疏递给一旁的吏部尚书姚舆,同样拱手向着上首的天子道贺,此刻心头已说不出话来。

就这般,崇平帝是一点儿都不急,看着下方的文武群臣,心头已是被一股万丈豪情充斥着。

直到捷报递送至南安郡王手里。

严烨也迫不及待地阅览着其上的军报,原因无他,在找漏洞,目光迅速掠过文字,先是在落款处的字迹和印鉴盘桓了下,心头已是一片冰凉,旋即阅览着其上文字。

少顷,脸上却挤出一个比哭都难看的笑容,拱手道:“微臣为圣上贺,为大汉贺。”

也不知是不是崇平帝看错,只觉昔日的南安郡王身形佝偻了几分。

南安郡王身后的石光珠等人,心头已是震惊莫名,都不知道怎么看完军报的,匆匆扫了一眼,心情复杂莫名。

秦业、贾政也先后接阅过军报,面上的欣喜已是掩藏不住。

秦业颌下的胡须微微颤抖,苍老眼眸中失神恍惚。

子钰又取得一场大胜,而且比上一次更为辉煌,奴酋授首,威震大漠!

这是留名史书的赫赫功绩。

待几位文武大臣阅过军报,整个殿中寂静的可怕,鸦雀无声,但又蕴藏着一股兴奋的躁动。

崇平帝也在一旁拿起贾珩所上的密疏,阅览着其上陈奏文字。

下方一些科道言官和清流文臣,已经议论纷纷。

大抵是一种,虽然知道贾珩能打,但没有想到贾珩这般能打。

一战而灭女真本部一旗精锐,二战再灭一旗精锐,并且还炮轰了女真国主,献虏酋之首于丹陛。

赵默脸上欣喜之余,看向崇平帝的目光闪烁间,心头不由蒙上一层厚厚阴霾。

此战过后,挟大胜而归的永宁侯更为势大难制了。

吏部尚书姚舆拱手说道:“圣上,此次胜后,女真元气大伤,正可挥师北上,夺取辽东旧地。”

一众都察院的科道御史,也纷纷附和说着。

崇平帝看向下方的群臣,朗声说道:“子钰在奏疏中提及此事,女真虽先后两旗精锐丧失,但未曾伤及根本,此战过后,应如《平虏策》所言,与女真相持之局已成。”

其实,贾珩还在奏疏中提及,如今虽已大胜,但想要扫灭辽东,仍需励精图治,积蓄国力,首先是整饬边务,精练海师。

可以说贾珩在大胜之后的清醒言语,已为崇平帝奉若圭臬。

施杰道:“圣上,女真在辽东根基深厚,想要克复,非一日之功,先前虽得歼灭精锐,但我京营铁骑尽出,今之大胜,也因奴酋授首,微臣以为永宁侯奏疏之言,老成谋国,可谓金石之论。”

下方群臣闻言,此刻面色微动,纷纷想起了贾珩所上的《平虏策》。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此战过后,我大汉需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自去岁春以来,我大汉兵事连绵,虽国库财用尚算丰殷,但也不可挥霍无度。”

此番大胜,正好试行革除内政积弊,为大汉谋求万世基业。

他要开辟属于他的崇平盛世!

此刻的崇平帝心头振奋莫名,只觉四肢百骸都涌起一股新生力量。

下方群臣闻言,赵默拱手道:“圣上明鉴,此战大胜后,我朝当休养生息,不可穷兵黩武,伤损民力。”

再让那永宁侯打下去,只怕功勋愈大,名望愈隆,那时候危及皇室,于国家社稷是祸非福。

崇平帝看向下方的群臣,说道:“北平方向,贾子钰已有谋划,驱逐敌寇就在近日。”

下方一众文武群臣纷纷拱手称是。

待议事已毕,殿中群臣散去,崇平帝也离了大明宫含元殿,返回坤宁宫,此刻的天子心情欣喜,步伐轻快,走路带风。

身后的戴权等内监都有些跟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