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平浪静(三)

廖水清只觉心中一阵刺痛,若非正在训诫教女,差点想要伸手抚胸,沉吟了半晌,她漠然道:“益州有山河之险,自保无虞,既然你不想做皇帝,你父兄也没有这些心思,你又何必自甘下贱,去做杀手也就罢了,就连掳人勒索这等事也做

岂是堂堂汉王郡主所应为,姑且不说子静和青萍的身便是两个无关之人,你也不该作出这等残忍的事,一副‘相思’,害人至此,你还有什么可以辩解的么?”

李还玉已经恢复了从容的神情,微笑道:“女儿虽然没有想做皇帝,却是想做皇后呢,益州固然是山川险固,天府之国,然而不过江山一隅,纵然千秋万世都在我李家手里,又有什么意思,父王懦弱情重,为了母妃不惜壮志消磨,女儿却不甘心坐拥帝王之资,终生困守蜀地,如今天下局势险荡,明眼人都知道大乱将起,女儿若能乘势而起,必能飞扬万里,到时候寻个志同道合之人,创下不世基业,虽然不能身登九五,亦可母仪天下,这才能遂女儿平生之愿。”

廖水清闻言不禁愕然。她虽然素来知道这个女儿心性不同其他姐妹,却也想不到她竟有如此想法,虽然心中怒极,却不肯发作出来,只是用略带嘲讽地语气道:“好,好,我竟不知你有这样的志向,若能成就心愿,却也算得上是光耀门楣,却不知你看中地是谁。若是大陈当今天子,我和你父王可没有办法成全你的心愿,谁不知道如今的皇后是姓唐的,不如送了你去做贵妃吧,能不能夺到后位,就看你的本事了。”

李还玉面上一红,却仍然坚持道:“母妃不必讽刺女儿,谁不知道现在的天子不过是杨唐两家的傀儡。当年天下五分,谁家没有一统之志,只是时势比人强。杨家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侥幸做了皇帝,攻守之势便已经昭然若揭。幽冀和咱们益州,尚有地利可恃,杨家不甘轻犯,南宁偏居一隅,也无人肯去攻他,惟有江宁却是众矢之的,我益州可以顺水而下。

关中兵马可以出荆襄,幽冀铁骑可以渡江南下,自古以来天下之争,不论天时人和,只论地势,有西重于东,北胜于南地说法,越国公既无可以争天下地优势,自然要早为之谋。女儿观其所为,唐家的野心从未减退。所谓纳土归陈。不过是‘借尸还魂’罢了,这也是越国公自视甚高。才能做出如此决定。只是杨威其人,乃是雄心性,焉能不明了其中深浅,只不过当其时也,利胜于弊,这才坦然受之,火凤郡主兵败之后,杨威一定要为儿子迎娶郡主,难道只是为了幽冀么,只怕还有和江宁唐氏相抗衡地意思,只可惜郡主性烈,不肯得过且过,这才让杨威一番心血成空,但是我却不信杨威当真会任由江宁唐家坐大,现在地天子母族是唐氏,我不信杨氏没有忌惮防备,将来必然有图穷匕见的时候,母妃明鉴万里,应该知晓女儿地心意。”

廖水清默然良久,方黯然道:“原来如此,想必你早已经决定了未来的夫婿人选,只是惟恐我从中阻碍,这才说服了你的父王凤台选婿,还玉,你一向聪明伶俐,不必父母忧心,我原本很是放心,想不到你所有的心机手段都用在了自家人身上,真令我好生失望。”

李还玉暗自偷窥,见廖水清虽然神色冷漠,却没有愤怒之色,心思渐渐安稳,继续说道:“女儿自从有了这个心愿,便默察天下英杰,燕王世子出身寒微,能有今日成就,虽有火凤郡主庇佑之功,自身才能也颇有可观,然而他并非许氏血脉,这是难以回避地缺陷,纵然给他登上燕王王位,只怕燕藩也要经历一场内讧,到时候实力衰减,难免功败垂成,越国公子嗣众多,却只有嫡长子还算成器,只是唐伯山虽然阴险多谋,格局却不够开阔,没有王者之风,这样的人女儿还看不上,王春秋正胜,子女年幼,自然不必再提,杨氏上下,惟有豫王杨钧英姿挺拔、德才兼备,其实这一次女儿去到江南,虽然有颜紫霜的蛊惑,然而也是想趁机见一下九殿下杨宁地气度风华,毕竟他是火凤郡主之子,又是当今皇子,也有承继帝位的资格,然而据女儿所见,那杨宁不过是个只懂武力的莽夫,别说豫王殿下,就连江宁唐家仅剩的嫡子唐仲海也是远远不如,故而女儿才选定了豫王殿下,今次回程,女儿已经与豫王殿下见了一面,虽然还没有得到父王母妃的允许,却已经订下鸳盟,还请母妃成全女儿的心愿。”

廖水清一声长叹,起身走到李还玉身前,淡淡道:“好,好,不得父母之命私相授受,这真是我的好女儿,还玉,你在文武两途地成就虽然算得上出类拔萃,性子却未免偏激高傲,又自恃过高,世事如棋,焉能尽如人意,罗承玉的处境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不堪,豫王杨钧也未必是真命天子,还有子静,你虽然瞧他不起,然而若没有大智慧,焉能在小小年纪便晋入宗师境界,还玉,你可知道,为娘是多么担心他的报复

不惜豁出这张脸皮,挟恩图报,才求得他的承诺,只益州,他便不向你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