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帝乙瞬间皱眉:“这也是红薯?怎么烧成这般模样?”

王后更是嫌弃:“这也太脏了些,宫人为何不擦干净再端上来?”

姜林听着二人的话不为所动,也不在乎这烤过头的品相难看,直接伸手,拿起一个,微微用力一掰……

浓郁霸道的甜香伴随着焦香扑面而来。

还想继续diss的帝乙瞬间闭了嘴,换了口风:“这红薯,烤出来竟这样香!”

烤出来的红薯肉颜色更红些,伴着蒸腾的热气,瞧着也更诱人。

这下不用姜林说话了,帝后二人又分食了一个,并且一致的认为:相较于生吃和蒸煮,这样烤着吃,味道最佳。

就是吃起来不太优雅,不适合在人前食用。

“龙君大德,子羡感激不尽。”帝乙对姜林说道。

他心里很清楚,阿受才多大?连百草都不认得几种,如何能发现并且种出这种从未见过的可食用的粮食?

很显然是姜林教给他的。

不过这时候,帝乙还未意识到姜林的真正目的。

姜林等了好久,都没等到帝乙询问自己,在帝后要带着阿受回宫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陛下不好奇此物如何种植,产量几何?”

帝乙说道:“这等美味之物,定然十分娇贵且稀少。我准备回宫之后,派遣 臣前来细细征询。”

姜林却摇头。

他指着阿受挖红薯的那块地。

那是姜林见阿受对种地感兴趣,专门开出来给他玩的,长宽不过两米,现在遍布红薯藤。

“王上认为这里能得多少红薯?”

帝乙斟酌了一下,报出了一个谨慎的数字:“五个?”

姜林笑着摇头。

帝乙皱眉,问道:“三个?”

姜林再摇头。

帝乙皱眉:“总不能,一根藤蔓,只能长一只红薯吧?”

姜林不再卖关子,答道:“红薯一年一熟,阿受这块地,一年能得三钧。”

一钧三十斤,这块地一年大概能得九十斤红薯。

虽然如今种植水平十分落后,农作物产量极低,可他的种子绝对是好品种,又经过翡翠空间的滋养,拉高一下产量倒也不难。

这产量放在后世实在可以称得上凄惨。要姜林来讲,更是没脸提的那种。

可放在殷商,却足够另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当场失态。

帝乙瞠目结舌:“三钧!”

他回头看着那块小小的地,同姜林确认:“这一小片地?”

姜林点头。

帝乙一阵头晕目眩。

现在殷商农耕是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