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文臣们情绪翻腾着,已经开始畅想了大量士子进入朝廷之后的美好时光。

——外地被贬谪的官员们希望自己能早日回京, 但对于京都城这些已经坐上高位的官员们来说,自然是开科取士把空职补上,自己永远坐在高位上最好。

不过畅想总归也只是畅想, 现实就是即便现在陛下同意开科取士,从筹备到真正考核完毕也是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现在大邵的科举制度还是出于很初级的阶段, 只有乡试和会试两级,而且即便是这样,科举其实本身就没有开过几次,要不然现在朝堂上也不会还是世家当道,压着科举那么多年都不开。

更不要说大邵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开科举了,过去有经验的老臣们又几乎都不在现在的朝堂之上,单单筹备和通知到各个郡县地方,让各郡府开展乡试,再到京都城开展会试,怎么的也要到深秋才能把这批新人给确定下来。

这段时间里头肯定也不能让河东郡那边的官职空缺着。

面对这个问题邵奕第一想法其实是自己贬谪下去那么多朝中大臣,要不就直接把他们提一提补个缺,和秦沛一样搞兼职什么的。

反正压榨朝臣这事,邵奕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变成了熟练工的形状。

但让系统一查就还挺尴尬的,邵奕虽然贬谪过很多大臣出去,但河东郡那边是没有的。

毕竟河东郡这地方就挨着京都城,肯定也是个比较富饶的郡府,郡内各个县府也都不会太差,自然全都属于比较肥缺的东西,在邵奕几次贬谪之中,都没有河东郡那边的份。

而朝臣之中,当初那个南贞郡就已经把他们给榨干了,现在不仅是三省六部那边忙碌,九寺五监也都是在团团转,而且河东郡那边还不确定李慎到底斩了那些人,若是包括了几个高位的,这些位置也不是谁都可以去做的,哪怕是开科取士了,这些新士人也不能做那些职位。

这是邵奕在琢磨着的,也是底下那些热泪盈眶的文臣们现在努力冷静下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