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小六,还不快过来?”王皇后笑着朝李妙宸招着手。

李妙宸朝着王皇后轻笑了下,然后快着脚步走了过来,众人忙让出位子让她站在了王皇后的身边。

“还算来得及时,再晚些可就错过看孟大将军进城了!”王皇后笑看着女儿道。

“母后,错过便错过了呗,这孟豫他也只生得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不是三头六臂吧?”李妙宸有些不以为然地嘀咕了起来。这几日宫中人人都在提孟豫,说他如何的年少有为,如何的骁勇善战,她听得耳朵都快了茧子。今日大清早的又被太子妃叫醒,说好要早早来宣仪阁等着看孟豫,她这会儿还有点下床气在。

“净胡说,孟豫又不是哪吒,哪来的三头六臂?”王皇后听得嗔怪了起来。

一旁的太子妃将李妙宸也看了看,面上露了一丝轻笑,顿了顿才开口道:“小六,这孟豫正当青春之年,因着常年在外征战,如今可还未婚配。母后急着让你来,是想让你相一相呢,若是相中了,便是肥水不落外人田了。”

听得太子妃这声打趣,在场的人皆都心照不宣地轻笑了起来。六公主如今可是已到婚配的年纪,可一直觅不到合适的人选。六公主因是在宫外长大,帝后二人都觉得亏欠了她,因此对她是格外的偏爱。

为了她的婚事,皇帝已是将满朝青年才俊全都被筛个遍,可觉得哪一个都配不上自家闺女。待那日闻得孟豫回京的消息,皇帝顿时眼前一亮,忙暗地里吩咐皇后这次一定要领着李妙宸来宣仪阁。正如太子妃所言,帝后两人就是想让李妙宸看一眼孟豫,若是看中了,这以后便是皆大欢喜的事了。

见得众人皆都看着她一脸期待加窃笑的神情,李妙宸心中生了些羞恼。她拿眼剜了下太子妃,而后清了下嗓音,口中慢腾腾地道:“大嫂啊,你跟我大哥大婚也有两三个月了吧?有动静没?没动静的话可得叫我大哥卖些力,父皇和母后可都等着抱大胖孙子呢……”

李妙宸这话说得直白,众人听得全都忍不住都笑了起来,只把个太子妃臊得满脸通红,只得拿帕子捂了自己半边脸来,气恨恨地瞪了下李妙宸,却又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太子妃姓姚名采言,是姚国公家的嫡女,只比李妙宸大上半岁。因王国公与姚家是世交,两家来往较多,李妙宸又在王国公府长大,因此两人打小熟识,一处玩笑惯了的,如今她虽做了太子妃,可在李妙宸跟前,她这个大嫂的谱是无论如何也摆不出来的。

“你呀你,你这张嘴啊,什么时候饶过人?”皇后伸手指着李妙宸,也忍俊不禁地笑了出来。

“来了,来了,孟大将军的人进了朱雀大街了!”就在这时,有内侍兴奋着声音喊了起来。

话音才落,就听得外面有鼓声响起。这声音铿锵有力,响彻云霄。众人听得这声音,立刻激动了起来。王皇后也坐不住了,自椅上站了起来,同众人一道朝楼下看了过去。

楼下街道两侧已是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百姓们,一片熙攘之中,军鼓之声越发震耳欲聋,不多时,孟豫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入了朱雀大街。

走在前头的是几百身形魁梧的步军,个个身着戎装,手持刀剑弓矢,个个孔武有伤,脚步铿锵。队伍之内,旌旗林立,中间两面大旗,一面上书“大越”,一面书“孟”字。

步军过后,是一队跨着高头大马全副披挂的骑兵,被簇拥在中间的,是七八个身着袍甲的军中将领。当中间一匹黑色大骏马,浑身毛皮油黑发亮,马上端坐一年轻人,白袍银甲,身形颀长,瞬间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是孟大将军,中间白袍银甲的是孟大将军!”有人激动着声音高呼了起来。

“孟大将军!孟大将军,孟大将军!”街道两旁的百姓们振臂欢呼了起来。

马上的孟豫听得这些声音,勒住缰绳将马速降了下来,然后又朝着两边众人拱手致礼。见得孟大将军这般谦和,围观的众人越发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与景仰之情,个个踮起脚,伸长脖子,用力的挥舞着双臂,扯开了嗓子山呼“孟大将军”。

“真是没想到,大将军他,他竟是这般年轻好看……”宣仪阁廊道之上,已有宫女按捺不住低叹出声了。

听得楼下这群情激荡之声,楼上的李妙宸也受到了感染,于是抬手抚在额上遮了耀阳,也将眼光也投在了楼下孟豫的身上。这一眼看去,心里也不由得有一时停滞的感觉。那孟豫跨坐在马上,身姿挺拔修长,一张轮廓分明的脸,剑眉似墨,鼻梁高挺,秀长双目之内似蕴寒星。果然如传闻中说的一样,孟豫其人,姿颜俊秀,气度不凡,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大将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