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各行祖师(捉虫)

如果用现在的专业去套用匠人,粗分应该是建筑师及土木工程</p>

建筑师在造型、功能及经济上下功夫,而土木工程则是结构工程,保证建筑结实和安全。</p>

要做一名优秀的土木人,也不是一件易事,如怎么设计一座能承重两人重量,承重三人必须倒塌的桥梁</p>

里面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及土力学和工程力学等知识,要考虑到材料、地震、风、温度等方方面面。</p>

咱们国家基建这么好,少不了土木工程的老哥姐妹们铁军精神,他们在前规划工程建设桥梁,用毕生所学建设国家。</p>

民工在后扛起工具突突突地修建,凭力气技术赚钱养家,一起打造出基建狂魔的称号</p>

秦</p>

基建狂魔</p>

再次听到这词秦始皇握笔手指发紧,后人修建驰道长达五百万公里,带动全国交通发展,而他修建驰道惹得天下生怨,这对比也太过。</p>

当初后人带着自豪讲述后世交通网时,他就疑惑他们怎么做到的</p>

现在他已找到答案修建利器和专职人才</p>

他垂下眼眸思量几许,神色从钜子身上划过现在天下大定,不需要攻城掠地,就调遣部分墨家钻研基建工具。</p>

秦始皇阖目复睁驰道直道要修,人心他也要。</p>

后人将大秦篇讲完后,他便令人将十二金人熔化铸成秦世币,准备推行天下。</p>

而修建驰道就是机会,只需给予极少的钱财就能将秦币推广天下,收服民心。</p>

毕竟以往服役不仅不给钱,民众还倒贴钱,如今能得钱财补贴家里,哪里还有不满足的</p>

天幕语气带出一丝敬意现在土木业人跟着国家前进的脚步,能挣钱有前途。</p>

哪怕国家基建标准全部完成,土木人也能出国帮扶国外继续事业。</p>

虽然咱们是基建狂魔,但土木业真的很辛苦,想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必须下工地跟进。</p>

夏天晒雨天淋,风吹日晒一打,三月后回家爸妈开门请问你找谁</p>

天幕展出一张土木工程学子前后对比,无论男女大变模样。</p>

看得历代天下人愕然不已,更让人惊讶的是照片上一排排学校名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p>

大学还教工匠之技</p>

民间</p>

听不明白的百姓迟疑道后人也要服役</p>

白生生的官家闺女变成黑脸,个高瘦的郎君瞬间老了十岁,这难道不是服役</p>

识得几个字的掌柜为后人辩解“人家都是读书人,是做官的料,不是咱们这样的泥腿子做苦工。”</p>

听到解释的百姓吓了一跳读书人怎么能干苦活那可是天上文曲星,应该做衙门的。</p>

微胖的掌柜摇摇头,背着手回了店里要是他家儿子过成这样,他铁定不让他读,太苦了。</p>

宋</p>

听过数次天幕讲述后,赵顼宋神宗想利用这次讲述匠人之机,想要更张法制,对大宋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p>

但他的想法屡屡被文官阻挠,赵顼指着天幕与文彦博正在争论“大明工匠能做尚书科考,后世大学之人都能做技艺学问,那大宋为什么不能改张法制”</p>

文彦博振振有词祖宗法制具在,不比必更张以失人心。”</p>

赵顼冷笑甩手“朝廷更张法制,怕是于士大夫不满吧百姓有何失处”</p>

本就因天幕言语心存怒火的文彦博直径回道“陛下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后人有匠人学院不符合大宋局势。”</p>

未了他又恨道“后人之语,不过是今评古罢了,他们岂知当下朝廷全貌”</p>

什么清华大学不过匠人浅笑罢了</p>

谁知这话升为弹幕,从吴晓思眼前飘过清华大学比不上古代士子,竟然学匠人技艺。</p>

乖乖,这是哪个老古董发出来的</p>

吴晓思将冷笑清华大学不行咱们最高两所院校之一还不行</p>

哪位说的话让我看看你是个学校的这么狂</p>

文彦博这才想起清华大学教出过原子弹工程师,顿时噤声抬臂遮脸离去。</p>

见没有弹幕回应后,吴晓思才继续讲述无论是建筑师还是土木结构工程师,他们在建造房屋时都要考虑到一个问题房屋保暖效果</p>

好的房屋是坐南朝北冬暖夏凉,但冬日想要住得舒适温暖,还是需要一些额外工具比如火</p>

传说中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们尝用熟食再用火来驱赶寒冷,结束远古人类茹毛血的生活,被后人尊称为火祖。</p>

根据半坡、姜寨等遗址发现,远古人类把灶坑设在屋门口,作为灶火或是火塘使用,是人类古老的保暖方式。</p>

到春秋末年时有炭炉出现,曾候已的炭炉甚至还配有箕、漏铲等取暖工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