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为了齐国公府的安危,为了她一双儿女的平安,婉竹只能对齐衡玉说:“若爷实在没有办法违抗皇命,又不愿眼睁睁看着安国公赴死,倒不如在背地里为安国公寻一条生路出来。”

这法子也是铤而走险,左不过是在齐衡玉“编造”安国公罪证之前给他先递个信,让他告老还乡,离开京城,再不入官场。

“陛下忌惮的就是安国公在边境的威望,我只怕安国公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不愿意受人诬陷,也不愿意离开京城。”齐衡玉忧心忡忡地说。

婉竹温言开解他道:“爷冒着生命危险给他递去了消息,若是他实在不愿意离开京城,那爷也没有法子。您已经仁至义尽,不必再过分苛责自己。”

柔柔的语调配着影影绰绰的烛火直击齐衡玉的心口,他明白婉竹所言不假,眼下的困境实在无法子可解,他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三日后,安国公徐丹便受到了齐衡玉递去的信件,这封信件是从后院里采买的婆子手里流转到了他身边的小厮,他身边因不识字而问到了徐丹跟前。

徐丹本就是个仁善和乐的主子,左右无事,便时常与小厮们说说笑笑,也从来不摆主子们的架子。

他接过小厮递来的信件之后,便仔细审阅了一番,方才还笑意融融的面容上立时因惧意而生出了一层薄汗。

他大抵是猜到了写信之人的身份,明面上他与齐衡玉没有半分交情,可逢年过节齐衡玉总会悄悄地登安国公府的大门,备了厚礼向安国公道谢。

今日这封信也出自齐衡玉之手,大抵是在告诉安国公,陛下下一个要整治的世家便是安国公府,若是他想保下自己与亲人们的命,就要激流勇退、舍弃京城的荣华富贵才是。

本以为从前征战沙场、意气风发的安国公不必愿意以如此窝囊的方式离开京城,谁曾想这些年安逸的日子养小了他的胆性,孙子孙女的诞生更是让他瞻前顾后、无比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