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夫人在上 苏舜 820 字 2023-05-28

陈渊听得沈襄竟是说得这般客气,一时间只觉得后背冒了冷汗来。这位年轻人平日里语气总是淡淡的,似是有点漫不经心,可若他语气突然好了起来,那就表明他心里老大不高兴了。

“是,大人稍待,下官这就去查看。”陈渊赶紧诺诺应下,拱手一礼之后快步走了出去。

陈渊回到了自己的公事房,慌忙叫来了自己的几个副手,让他们帮着一块找寻来自青州的札子。地方官员向朝廷报送的各种奏疏,经过层层传递至京师,最后都集中到了中书省,由丞相及各侍郎给出初步意见,最后汇集于舍人院,由各舍人依照轻重缓急分门别类,最后送中书舍人过目后再呈送御前。

当今皇帝初登大宝,立志成为一代明君,因此广开言路,鼓励各地官员畅所欲言。因此每日送入的奏疏多如牛毛,若非紧急之事,或者上书之人官轻位卑,这奏疏自然也就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陈渊找得一头一脸的汗,最后在一个角落里,居然真的找到了来自青州大成县的一本札子。一个地方小县令上的札子,中书侍郎想是看都懒得看都丢到筐内,然后叫人一骨脑儿都送舍人院来了,然后被放到角落里生灰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难道是沈大人自别处得知大成县出了什么大事,因此才过问起大成县令的札子吗?陈渊心里琢磨着,面上神色越发凝重,忙将那札子展开来了,待看清扉页上赫然写着“大成县令肖雪松”的署名时,陈渊这才恍然大悟,一颗悬到嗓子眼的心也落到了实处。

怎能如此健忘?这大成县令可不就是二个月前自京师贬至青州的御史肖雪松吗?肖雪松辱骂沈大人致沈大人当堂昏厥的事可不就在眼前?只是,沈大人对肖雪松定是深恶痛绝的,可他为什么还要过问肖雪松的札子?

陈渊拧着眉心苦苦思索,过了片刻才豁然开朗,心道难不成肖雪松被贬大成县还不足以让沈大人解气,因此想通过肖雪松的文字再寻些不是,再推波助澜一番,最后按上个大罪,从而让肖雪松从此坠入万丈深渊再无出头这日?对,一定是这样的,想明白过来的陈渊顿里欣喜若狂,也来不及细看札子的内容,慌忙合了起来又急匆匆往沈襄的书房内去了。

沈襄面色平静着接过了陈渊递过的札子,又摆了摆手示意陈渊不必在此候着。陈渊心知肚明,忙一礼后退了出去,还很是贴心地将门带了起来,心想让沈大人安安静静地寻找札子里的漏洞,以便给肖雪松加个够份量的罪行。

陈渊出去之后,沈襄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札子,待看到扉页上“肖雪松”的署名时,脑海里立即浮现了肖御史那板正严肃的面孔。也不知为什么,他只觉心里生了些发虚的感觉,像是少时读书之时偶生懒惰或是文章作得不好,被先生或是长辈责骂一样的感觉。

“唉,这也是我咎由自取罢了……”沈襄轻叹了声,好不容易才平复了心情,静下心来看起了肖雪松的札子。

札子的落款日期是是两月之前,应是肖雪松才至大成县后不久就写就的。里面说的是大成县境内水路密布,每逢汛期,洪水肆虐,淹没村庄,毁坏农田无数,大成百姓连年遭遇水灾苦不勘言。肖雪松经过走房勘察,发现大成县多处防洪堤坝低矮且薄弱,根本不足以低于洪水侵袭。他有心在大成县重修一条坚固的防洪堤坝,因此恳求朝廷能够拨款下去。他还给了一个预算,需要修建的堤坝长达一百里,请求朝廷拨缗钱一百万贯。

“一百万贯?”沈襄看得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可又在心里略略估算了下,修筑一百里的堤坝,依着肖雪松所言,全部选用整块大石条,最高处达四十尺,最底处也得二十尺,如此材料,加上人工,要求拨一百万贯钱还是保守估算。

沈襄低头思忖了一番之后,合起肖雪松的札子站起了身,然后就出了舍人院大门径直往紫宸殿方向去了。陈渊在窗口瞥见了他的身影,顿时脸色都变了,心道这肖雪松的札子里究竟写的什么话,竟让沈大人直接拿着札子去面圣了,难道是犯了大忌讳?唉,可怜那倔强古板的肖雪松,如今怕是死到临头了吧。陈渊想到这里,也不由得长叹一声。

沈襄走进御书房时,皇帝元祁正在站在御案前,手里提着一支笔,正在欣赏案上才作好的一副画,见得沈襄进来,元祁面露喜色,招手让沈襄近前来。

沈襄至案前躬身行礼,元祁忙摆手示意他免礼,然后指着案上的画作道:“佑之,你来得正好,我才作好了这副春日石榴图,你过来看看,提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