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要问军方那些人究竟是想干什么?!

废话!

当然是“自古以来”了!

曾经,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华夏失去了太多太多,包括但不仅限于财富,尊严,土地,而新时代来临后,那些曾经欺负过华夏的国家,也许是怕他们崛起以后,秋后算账,也许是出于单纯地政治考虑,也没少从各个方面卡华夏的脖子,之前华夏碍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忍,可眼下,眼看着外面乱成了一锅粥,机会终于来了,那大家还不得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吗?!

因此,早在大灾变正式来临之前,军方就已经提交过一份关于“收复失地”的作战申请。

可惜,当时被压下去了。

毕竟谁也不清楚大灾变带给华夏的变化具体会有多大,会有几块碎片落到华夏境内,会摧毁多少城市,引发多少灾难,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未知数,在国家的命运都还生死未卜的时候,实在不好节外生枝。

但眼下就不一样了。

石头已经落了地,国内的局势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这样一来,原本被强行压下去的冲动,就又忍不住冒头了。

军方的意思很明白,失地可以先不管,可最起码,先把文物要回来啊!

就现在的世界格局,他们就不信,那些国家敢拒绝华夏的要求,要是真有不怕死的,刚好,新仇旧怨一起算,谁怕谁啊?!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很让人心动。

魏泰初刚听到消息的时候,也差点没忍住,投了赞同票。

然而,时机真的不合适啊!

上一个不管国内乱局,强行要发动对外战争的人,叫隋炀帝,这就是前车之鉴,华夏目前的情况,非要开战,倒也不是打不了,但翻车的可能性却也不低,反正现在优势在他们这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没必要着急。

照魏泰初的意思,不打便罢,要打,那就要奔着毕其功于一役去。

什么索要文物?!

什么收复失地?!

都太小家子气了。

胆子大点,格局打开点,老祖宗都说过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嗯,有生之年,要是能看到某国总统在人民大会堂跳舞,那他可就真是死而无憾了!

(颉利可汗:???????????)

……

第35章 对戒

纪涵并不知道自己走后发生的事情。

开车沿着草原和首都的交汇方向来回转了一圈, 拍够了素材,他就回家了。

他先不急着动笔,或者接触某些当事人, 而是打算趁闲暇时间, 去考个记者证,这样以后也能方便一下。

虽说研究中心那边表示愿意给开绿灯,但纪涵又不是只打算去采访官方的人, 跟民间的某些无名英雄接触的时候,他感觉,那些正规证件的作用并不大。

——因为大家根本就认不出来= =

当然, 他要是向魏泰初开口的话,让对方帮忙走个后门,倒是并不困难,可纪涵觉得, 自己还是系统性地学习一下比较好。

别的都不说,至少文笔得稍微练练吧?!

纪实类的作品,也是需要文笔的啊, 如何让别人能看下去,是纪涵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否则, 他的作品完成后没人买,那不就一点宣传作用都没有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