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36 章

养鸡大户本名叫毛大吉,后来去外地学技术,回来开养鸡场后,熟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毛大鸡。

本地人一说养鸡大户就都知道是他,然后认识他但跟他不太熟的人就都叫他养鸡大户了。

毛大吉自己也不在意这些,反而还觉得这样别人才能想起来跟他买鸡,宣传费都能省不少。

没一会儿鸡圈里出来一个矮胖的男人,五官平平,但总体看起来却是一团和善:“邓嫂子来了?我刚刚在里面喂鸡。”

邓大娘朗声道:“我给你带大客户来了。”

说着拍拍云知的肩膀:“这小姑娘要买五十只鸡,养到春节。”

毛大吉养鸡这么多年,人家一说用途是什么,他马上就明白人家想要怎样的鸡。

“一下子买五十只?在咱们镇上确实是大客户了!跟我往那边走,半大的鸡在那头的鸡舍。”

邓大娘带上云知跟在他身后:“一只鸡的价格还跟以前一样吧?你可得给这小姑娘挑好的,什么瘟鸡病鸡可不行。”

“好说好说,我是啥人邓嫂子还不知道么?做生意以和为贵,从来不欺生的,更何况人是邓嫂子你带来,肯定给挑好的鸡。”

毛大吉也没说大话,他挑鸡的时候确实挑的大小差不多,精神比较好的半大小鸡。

前面全挑的母鸡,等挑得差不多就问:“要不要公鸡?”

这个邓大娘决定不了,看向云知。

云知想了想摇头:“我又不图它们给我孵小鸡,母鸡没有公鸡也能下蛋,只要母鸡就好。”

毛大吉听到云知的话更高兴了,不要公鸡回去孵小鸡,说明这一批吃完或者卖完后,人家要养鸡的话,大概率还会来找自己买。

这是个长期的生意。

云知全程就说了那么一句话,接下来用优惠价格买笼子,也是邓大娘帮她说话、讲价,生怕云知不知道讲价人家一说价格她就答应,多花钱。

毛大吉这里单层、双层、三层、四层的鸡笼都有,最大的鸡笼,最多可以装得下一百二十只鸡。

双层最多能装四十几只,但装五十只鸡的话,勉强可以,就是可能会有点挤,三层最多能装九十只。

云知只买五十只,毛大吉知道她要养走地鸡,就建议她买双层的鸡笼,毕竟鸡们白天要出去跑,只有晚上回鸡笼。

现在天也冷了,晚上鸡们在鸡笼挤一挤也没什么,可能还比较暖和呢。

云知考虑过后还是选择了三层的鸡笼,反正以后要养更多,这个笼子以后也是用得上的。

而且她看毛大吉家鸡笼的尺寸,跟网上自己看好的鸡笼去掉顶的部分差不多。

往后要是建鸡圈可以买网上那家鸡笼的去顶款式,用起来会比较一致。

要是不建鸡圈的话,跟卖家说单买一个鸡笼的顶,回来自己给现在的鸡笼装上也不麻烦。

云知的小三轮载不回那么多鸡和鸡笼。

毛大吉要负责送货上门,云知开着小电驴在前面带路。

路上看到有卖自编草席的摊子,邓大娘让云知停下来,然后跟毛大吉说让他先开到云知家。

不等毛大吉问地址,她一说岔路口那边的青砖房,毛大吉立刻就知道云知家在哪里了。

“原来是前段时间咱们镇的红人,我那段时间比较忙,要不然也想去她家林子里收点掉地上没人要的果子回来喂鸡。”

云知就说:“现在去也行,当初他们收果子只收了大部分,有些当时太小,数量又太少,他们觉得不值得多花力气去收的,现在也长成了。

我没精力去摘就一直没理,果子熟透后,掉在地上,你要的话,我带你在各个林子转一圈,应该也能捡到不少。”

“那感情好,”毛大吉是真想收一点,偶尔给鸡换换口味,鸡高兴长得好,他多挣钱也高兴,“明天有空不?要不咱明天就上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