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东山州航线

“到东山州了,但又没完全到。”

刘一峰抬头看向那个船员,如果不是很确定他不是穿越者,他绝对以为这船员在玩梗了。

“什么意思?”

“东山州是很大一片大陆,不比中原小,前面的陆地其实只是一座海岛罢了。”

船员还在卖弄着,但回头发现刘一峰已经不见了。

阿留申群岛,自己的的确确已经到了北美洲了。

懒得理那个船员的刘一峰现在无比的确定了,之前停靠的流鬼州,应该就是堪察加半岛了。

这么看来,大明发现美洲,走的就是从北海道经千岛群岛到勘察加,再经阿留申群岛,最后到阿拉斯加的。

难怪船员们说大规模船队去东山州,只有夏季这一个窗口期。

这条航线在后世春秋季温度都接近0度,冬季直接零下,现在还是历史上出名的小冰河期,只能更冷。

虽然海况谈不上多复杂,但冬季的温度太低了,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船员们根本受不了,不可能在冬季保持稳定的航线的。

不过这条航线也有个优点,那就是一路补给点特别多。

北海道和堪察加半岛之间是千岛群岛的无数座岛屿,淡水和食物充足。

勘察加半岛虽然被成为蛮荒之地,但那只是说温度低,其实岛上的物产还是挺丰富的,距离千岛群岛和北扶桑也不远,天然温度低,运送粮食过去也来得及。

最后就是阿留申群岛了,虽然气候不如千岛群岛怡人,也是一样有充足的淡水和食物的。

大明的远洋航海技术走的是和欧罗巴完全不同的方向,这点从双方第一次载入史册的远洋航海就能看出来。大明很重视停泊地,所以基本贴着大陆架在航行,而欧罗巴被逼急了直接选择横跨大洋。

其实初期,双方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就是贴着大陆架航行,这样补给不会出大问题。后来欧罗巴为了突破异教徒奥斯曼帝国对丝绸之路的垄断,开始了横跨大洋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