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不顺利的移民

“诸位大人,北庭都护府有蒙古人,有女真人,继续向北还有其他游牧民族。”

“西域人更多,前朝遗民建立的汗国一个接一个。汉唐也只灭掉了西域诸国的国统,可没有消灭西域诸多民族。”

“而中南半岛,光我朝的朝贡国就有3个,跨过南洋的那些土地,不仅有食人的昆仑奴,丛林中还有瘴气蛇虫。”

“这三个方向大饼看上去很大,但分的人也很多。只有东山州,地广物博人烟稀少,是最好的白手起家建立功业的地方。”

在场海事局的人脸上表情都很微妙。

“东山州地广物博,是好男儿建立功业的最佳之地”这番话是当初东山州开始移民时,朝廷的宣传。

那时候朝廷是很有威望的,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话。

因为当时北庭都护府年年都在传来捷报,西军成立剑指西域。海事局配合南军和海军把如今的安南都护府,从中南半岛东岸一小块地打成了现在大半个中南半岛加一片巨大的海域。

不管是北庭都护府的牛羊马,还是安南都护府的水稻和便宜的昆仑奴,无数加入大明扩张的百姓都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所以东山州开始移民后,朝廷一宣传,百姓都踊跃参加。当时如日中天的海事局居然还要挑选合适的人移民,因为运力有限。

结果呢?

东山州成立快15年了,今年是移民的第10年,整个东山州依然是朝廷每年预算的一个巨大窟窿。大量移民的百姓散尽家财回到大明,告诉他的家人东山州就是一片无比贫瘠的苦寒山地。

导致6年前的那次移民,报名的百姓连海事局预估的四分之一都不到。于是5年前,大明沿海各州府开始大规模抓贼和罪犯作为民夫移民东山州了。

即便是现在,海事局内部也有去东山州当官就是流放的说法。在朝廷有关系的,熬个几年就回本土了。没关系的,甚至有临行辞官的。

刘一峰用这句东山州开放移民那年的宣传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去东山州,是真的有些打在座所有海事局的官员脸,偏偏他们还无法发作。

因为刘一峰来自内陆巴蜀,沿海的百姓都知道东山州是苦寒之地,内陆真不一定知道。当初安南都护府移民时,很多岭南闽地之人成为了大地主或者大农场主,让内陆百姓羡慕不已。

流鬼城海事局管事眼观鼻鼻观心,不准备趟这趟浑水。

杨长白3人毕竟年轻沉不住气,脸色都有些微妙了,最年轻的吴三桂耳朵都红了。

宋应星轻咳了一声,说道:“东山州的确充满了……机会,但这份机会是盘随着危险的,不比中原安全。”

“宋大人,去参军不一样是有危险吗。如果我只是想混日子,在蓉城当个小厨子就行了,我相信凭我的手艺,混个温饱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