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尽收人心

就实际情况而言。

河东路远比河北路的发展前景好。

首先,面对的敌人少,辽军调兵困难。

其次,河北路去年冬天就沦陷了,大量土地荒废。

河东路则不然,所有冬小麦都种下了。

辽军也不是傻子,眼看还有两个多月就麦熟了。

他们会刻意破坏庄家么?

那边可是大晋重要的产粮区啊!

最后,河东路人口比河北路多。

辽军兵马少,造成的杀戮就轻。

大批壮男壮妇一旦逃离魔爪,就是很好的兵员补充。

因此,杨辰提议在太行山西北,则一地势险要之处建立前进基地。

兵甲自然是由凤凰军城供给。

但水泥坊什么的可以再建几窑,修建城防也容易。

就地整兵,择机出战,以战代练。

所以,未来半年或者一年的发展重点。

就放到太原府那边去。

凤凰山当做大本营好了。

轮训好的军队再拉回来,有一个师的人马守护足矣。

众军官很是振奋。

听长史大人的意思。

只要咱们养得起,装备得起,扩充多少军队都随意。

河北路兵源太少,只有去河东路想办法。

最后,杨辰笑道。

“特制回春丹的药效你们都体验过了。”

“但那玩意对药材要求高,还剩下几百枚。”

“不过,本官带来两万枚普通回春丹。”

“外敷内服,七天就好,少了截肢的麻烦。”

秦丽婉扬扬手里的画册。笑吟吟的补充道。

“补元丹需要五十年以上的药材。”

“回春丹就没太多讲究了。”

“回头,我把这画册和炼丹之法复制一批。”

“低品炼丹炉,大人也找铁匠坊定做了几十个。”

“你们有心丹道的,可以找我领取。”

“但是,以后都注意收集药材。”

其实,千里太行山就不缺低年份药材。

有心去找,炼制下品补元丹的主药、辅药都应该有。

杨辰却没有这个时间了。

他只得把画册和炮制,炼制之法留下。

当初跟随秦丽婉,老宋他们出逃的密谍,都是太监和女子。

不少人以前就接触过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