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还是算了吧,都不隔音!

有了沿线的补给站,司马飞燕的娘子军夜行晓宿。

一路风波不兴地赶到了白沟河边。

最后一个补给点,位于河南岸某处。

半山腰。

是个很大的邬堡,却没有普通百姓居住。

这就是董家在边境线最大的隐秘据点。

周围田地不过几十亩,平常就种些蔬菜。

要不是董家做粮食买卖的。

光是维持邬堡五十个护卫的日常开销。

都不容易坚持下来。

辽人也不会来啃这种硬骨头。

他们的远拦子纵横白沟两岸。

对这种邬堡很了解。

辽国那边,一样有本国商人开建的。

真要攻打,也不是拿不下来。

但你很可能损失不少人马,却什么都得不到。

商人多狡猾呀?

老子不会把物资一把火烧了?

跑不掉?

开玩笑呢?

谁还没在邬堡里预留一两条地道?

所以,两国边境,以白沟河为界。

两岸十几里,你是看不到老百姓的。

除了一些险要地方,修筑有军方的戍堡之外。

就是这些藏在山沟隐蔽之地,大大小小的邬堡了。

司马飞燕率部休整了三天。

就陆续派出三五十人的小队骑兵过河。

白沟河很浅。

临近秋汛,可以涉水而过的地方,依然不少。

司马飞燕不可能带着五百娘子军,直接深入辽境。

那也太没军事常识了。

最起码的适应期,必须要有吧?

娘子军需要磨练。

这是杨辰一再坚持的。

反正就是跟对面的辽军远拦子厮杀。

不会碰到大股敌人。

这种练兵对象,可不好找。

娘子军的单兵战斗力不差。

毕竟最低修为都是武士境。

她们差的是团队配合。

真实的军旅生涯可是铁与血的锤炼。

哪像东宫训练,那般过家家似的?

董志武原本打算安排好一切之后,就带着家丁护卫撤走的。

可见到大公主的面儿,他改主意了。

五百装备精良的女兵?

司马飞燕地身份呼之欲出。

当然,董志武也不说破。

他甚至还带着家丁,过河去杀过几回。

有些小小的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