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冯盎的抉择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615 字 4个月前

继续纠缠下去,那就不是公事,而是私怨了。</p>

李世民看着李泰,开口道,“这件事情,虽然不能说是你的错,但幽州农业学府的训练舰这般浩浩荡荡的南下,真是好大威风,大过年的,为何做这种滋扰民生的事!”</p>

“为了去给广州农业学府送年节礼物!”李泰看着李世民,陈恳道,</p>

“如果走陆路想要从洛阳到达广州,少说也要三个月的时间。</p>

但如果走水路的话,短则二十来天,长则一个月,从幽州到广州,就能够这般迅捷。</p>

甚至等到了沿岸的港口修建起来,这速度想来会更快。”</p>

“哦?”李世民听到这话,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胡须。</p>

说实话,李世民对广州地区算不上重视,对岭南道只有别给自己闹事的要求就足够了。</p>

但现在,如果舰队能在一个月内直达广州,那这所带来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p>

至少如果广州那边发生叛乱,那自己的将士也能通过海运,直接到达广州。</p>

此刻李泰则继续道:“我们大唐一直以来都非常的重视陆地。</p>

但大海也能带来无穷财富,别得不用说,就单单是从幽州到广州这一条海岸线,这本就是天然运河。</p>

甚至我们能建造更大的船只,运输更多的货物,真正有上限的是我们的航运能力。</p>

而不像是运河需要每年清理淤泥,甚至想要拓宽航道都会非常困难。</p>

与之相比,船只在大海上航行,就省事多了。”</p>

“魏王您说得是有道理,但船只建造怕需要靡费不少。”张玄素开口道,</p>

“自从您当初被封为燕王,到现在已经过了如此多的时间,但大唐真正的舰队也仅有一支,甚至就算是魏王您也只是一支以训练舰队为核心的舰队而已。</p>

朝廷哪怕有钱也应该用于民生,而不仅只为了蔗糖茶叶之类的奢靡之物投入过多资源!”</p>

说实话,对李泰在广州那边建立起了蔗糖与茶叶的商路,张玄素非常清楚。</p>

毕竟李承乾也是很眼热李泰的来钱能力,只不过李承乾偷偷尝试了几次,却也没把商路给建立起来。</p>

毕竟别得不说,单是双方间的距离就决定了李承乾根本就不可能把人手安排过去。</p>

还是那句话,李承乾的根基在朝堂上,尤其是那一群修书修史的文官。</p>

这也是李泰回到长安很不被人待见的原因之一,毕竟挑刺的话,这些人是非常优秀的。</p>

但李泰也没想要跟他们进行辩论的意思。</p>

因为自己最嘴皮子辩论不过,但是自己直接用事实将其击溃也就好了。</p>

毕竟在活生生的事实,或者说利益面前,嘴皮子是最无用的。</p>

“事实上,重点发展海洋航运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能在必要时起到平息物价,或者运输急救物资的作用!”李泰开口解释道,</p>

“广州那边虽然蔗糖与茶叶算是特产,但这种东西的生产规模到底有限。</p>

在运输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自然以这些特产来换取高额利润。</p>

但在广州与余杭间不再有着航运的限制,那广州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土地价值就会被开发出来。</p>

只要船只的规模能够不断增大,那运输费用就会不断被平摊。</p>

到时候中原地区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灾厄,说不定让广州那边紧急调度粮食,比我们从洛阳调度粮食救灾可能更快。”</p>

“当然,除了紧急救灾以外,更重要得是岭南道不再是大唐有着崇山峻岭隔离的飞地。</p>

而是真正的能够通过京杭运河,以及海洋航运,把广州绑在了一起。</p>

哪怕我们大唐不主动投入物资开发岭南道,但借助海岸线与京杭运河的联系,他们也会自然发展起来。”</p>

李泰看着李世民认真道,“既然岭南道是我们大唐的国土,那我们就不能厚此薄彼的对岭南道的发展视而不见。</p>

带动岭南道的发展,才能把岭南地区纳入到我们大唐的有效管理,以及教化当地的百姓从熟蛮转化成我们大唐百姓,也是增加人口的最稳妥办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