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见的大捷

大明太师 煌煌华夏 1100 字 2022-11-11

兵法有云,一鼓作势、再而衰、三而竭。

鞑靼人正面进攻迟迟未能取得战果,致使锐气稍减,加之两肋又被明军骑兵一个劲的突击穿插,一时间怯战的、回防的各有想法,局部战场的混乱便不可避免的出现。

戴次申高居塔台之上看的是一清二楚,故而击节说出机会到了这句话。

一处混乱就容易被击溃,一处被击溃就处处被击溃。

十三万明军、十二万鞑靼军在肯特汗山麓往北一百三十里这个位置展开了一场大会战。

也可以叫大决战。

鞑靼军成片成片的倒下,战场上处处是受惊而四散奔逃的战马。

在这里,坠落马下的鞑靼人比被射杀还要惨,因为他们的下场往往是被踩成肉泥。

在快速累加的战损下,鞑靼军阵出现了致命的脱节。

“完了!”

阿鲁台面如死灰,自幼熟谙兵书又和马哈木打了七八年的他太清楚这一刻的脱节意味着什么。

明军的将领不是绣花枕头,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果然,戴次申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部署。

“传令苏南雍,切割战场、切割战场!”

十三万鞑靼军被苏南雍领着四万骑兵一分为二,被包围的鞑靼军数在五万左右,而他们要面对的,是同样五万数量的明军步兵。

骑兵打步兵,在反包围的情况下面对盾矛组成的钢铁防线还有优势吗?

反正明军的战线开始合拢,盾矛墙稳步推进压缩战场,就像坦克压步兵那样,在挤压中,无数鞑靼军被活生生捅成血葫芦。

他们的战马在狭隘的战场上奔跑不起来,就算最外围的一部分能跑起来,也根本无法从苏南雍部的四万明骑中突围出去。

等待这五万鞑靼军的唯一下场,就是被全歼!

阿鲁台绝望了。

他必须要放弃掉这五万同胞,尽快撤退脱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