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申城的七仙盟

我自桃源来 吴四柳 2912 字 3个月前

所以七仙盟就算真的在找自己,应该也就“随便”找找吧,最多或许是出动一位老祖级人物来找下。

总不至于为了自己这样一个小弟子,让吕祖那样的仙人出动来找自己吧?

这根本不可能嘛!

何况真有麻烦的话,自己还可以找大师兄帮忙。

这就是束观目前对这件事情的判断。

或许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束观依然把自己当做是七仙盟的一员,也不觉得自己跟七仙盟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觉得自己应该小心一些,避免跟七仙盟的人碰面,但是也没必要时时刻刻警惕着,过着东躲xz的生活。

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比如束观现在就一门心思都在将要开张的算命馆上。

……

一间宽敞而雅致的房间内。

一名老道士,一个老和尚,还有一位老书生,三人并肩而立,一起凝视着挂墙壁上的一副画像。

画像中画的是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的肩膀上,扛着一座钢铁大桥。

画像栩栩如生,可以说跟当时发生的实际景象毫无二致,而且画像中的景物和人物,都在缓缓旋转着,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看清画像中那个年轻人的形貌。

这自然是用术法画出来的画像,比起凡人现在用相机拍出的照片,不知要逼真细腻多少倍。

而画这幅画的人,是豫章城东湖书院的山长陈山明。

当然,他现在已经回到豫章城了,只是回去之前,按照他师傅邹震的要求,留下了这幅画。

此时,申城七仙盟的三大巨头,正神情颇为郑重地看着这幅画。

和荆城,豫章城,又或者其他大华的历史悠久的大城不同,因为申城在数百年前还只是一个小县城,所以这里并没有七仙盟的观,庙又或者是书院。

申城两百年前开埠,但是真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在近一百年的时间内,短短百年时间,就让申城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变成了整个东大陆最大最繁荣并且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

这种变化的剧烈程度,超出了七仙盟的预料。

他们终究是一群超然世外的修行者,除了维护天规之外,并不会对凡人世界投注太多的目光。

不过当申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终究还是进入到了七仙盟的视线之中。

只是这个时候,七仙盟却愕然发现,申城之中,已经拥挤着太多的修行者了。

是的,相对于大华其他大城市而言,当时隐匿在申城的修行者数量,足可用“拥挤”两个字来形容。

而这些修行者申城经营多年,早拥有了深厚的根基,以及强大的势力,让七仙盟都觉得有些棘手。

当然,申城同样是大华的疆土,这里的修行者也必须遵守的天规,这是七仙盟的底线,也是四千年前七仙盟成立的缘由。

以七仙盟拥有的力量,还是足可压服申城的这些修行者势力的,只是那样的话,会死很多人,以当时的情形,也没必要决绝到这种程度,终究大家都是大华的修行者。

所以最终七仙盟来了几位陆地神仙级的老祖,和申城这些修行者谈判了一番之后,申城的修行者同意遵守天规,绝不会随便用超凡力量插手人间之事。

同时七仙盟也不会在申城再设观,庙和书院,只是会派人手常年驻守在这里。

而申城的修行者,也拥有其他地方那些隐沦之地中的修行者,拥有更多自由行事的权利。

从某种意义说,整个申城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沦之地,是一个修行者的“特区”,七仙盟在这里派驻人手,负责监控这些修行者会不会违反天规,除此之外,他们不会干涉其他修行者的任何事情。

而比起其他地方,七仙盟对申城的掌控程度,自然也是大有不如。

至于七仙盟派驻在荆城的人手,一开始的时候,是那几名陆地神仙级的老祖,后来因为和申城的修行者,也没有爆发太多的冲突,就慢慢改成了元婴级的老祖轮流值守,另外还会挑选各地的一些优秀的七仙盟弟子做为辅助。

而现在站在这个房间中的一老道一老僧一老书生,就是如今七仙盟在申城值守的三位老祖。

老道的道号是清风,曾是金陵一本观的观主。

老僧的法号是道济,琼州海天寺的上上任主持。

老书生的名字则叫邹震,豫章城东湖书院山长陈山明的师傅,也是东湖书院的上一任山长。

此时这三位老祖,都神情颇为严肃地盯着画中的那个年轻人。

那天发生在江边的事情,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自然是陈山明告诉他们的。

但陈山明能告诉几位老祖的,也只是他所知所见的事情,至于其他的,陈山明自己也是一无所知。

比如这个年轻人的身份来历。

“此人……很怪。”

这个时候,身量极高,长得慈眉善目的老僧道济,开口说了这么句。

面容方正,气度极为肃穆的邹震,闻言扬了扬眉问道:

“怪在何处?”

“此人很年轻,是真的年轻。”

然后老僧道济缓缓说道。

邹震没有质疑道济的判断,因为在这方面,佛门的慧心慧眼,在观人之事上,确实比道门和儒门都要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