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0页

道君[校对版] 跃千愁 1139 字 2022-11-07

这些也是邵平波重点抓的方向,正利用晋国的力量,从天下各地挖掘良师。

太学虽然才刚刚建立不久,可影响力已经初露峥嵘,这份影响力来自北州的那些已经步入仕途的学子。

晋国朝廷急需用人,加之太叔雄有意试用,将那些人派往了占据的卫国属地任命。

而这些人不负太叔雄所望,一个个各有所长,一个个能力卓著,在各自的职位上大放异彩,战后经营的能力格外显著,非其他碌碌之辈能及。占领地的最高统帅大司马高品更是赞誉有加,希望太叔雄能多派些这样的有经营地方能力的能臣干吏来。

不是高品要插手地方治理,现在是战时,一个稳定的后方,一个补给能力快速恢复的后方,一个民心快速稳定的后方,种种其他益处不说,起码能为高品解脱出不少的兵力。

太叔雄看到了,可谓格外欣喜,只恨手上这种人才太少,满足不了高品的需求,因此也对太学里的这些学生们报以了厚望。

而那些步入仕途的学子之所以能大展拳脚,和邵平波在背后的影响力是脱不了干系,邵平波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宽容的环境,至少朝廷这边不会有人为难。遇上事的时候,邵平波会带着公主登某位大臣的门,说情帮助之类的。

而经历了一些磨难后,那些步入仕途的学子们多少也吃一堑长一智,应付有些事情更加圆滑了些。

以前在北州的时候,邵平波说的算,有邵平波撑腰,有些事情是遇不上的,在晋国经历了磨难和风波,一个个也越发成熟了,一个个可堪大用了。

大放异彩的这些人,朝堂上的大臣不是瞎子,看出了苗头,也明白了皇帝兴办太学的用意。

大臣们隐约看出来了,太学里的学生,皇帝以后是要重用的。

逐渐的,开始有大臣找到邵平波,我家有个不成器的小子,或一个孙子,扔邵大人那边帮我调教调教吧。

邵平波好说,不过有话在先,人进了太学,不管什么身份,统统都要放下,我对有所学生一视同仁,要打要骂可都是我说的算,大人到时候可别心疼。

请说的人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不认为邵平波敢做的过分。

那些权贵子弟入学后,一些毛病自然是让人头疼。

邵平波看到了也不多说什么,回头就请了器云宗的一位铁面长老来做督学执法,当然是经由太叔雄出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