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念萍刚生了个闺女,今天又添了八个重孙孙,养孩子的开支也不小啊,这会子把钱全花了,以后要是有个什么事,就不好周转。”席洪波想了又想,还是这样搪塞了一句,说家里不打算买那么多,“回头有空的话,买两辆自行车,方便国振他们上班用就行了。”

“至于缝纫机、电风扇、手表啥的,那都不怎么紧要,还是把钱省着,以后孩子们可能要用钱。”

席宝竖起耳朵听着这些,发觉太爷爷说这个事时,语气中带着些可惜,就知道他其实是想买的。只是家里一下子添了这么多人口,确实让人没法大胆花钱。

即使这个年代,钱基本上还要搭配着票证来用。

把这事放在心里,席宝想着,是不是有办法给家里增收呢?

晚上睡觉前,她听着太爷爷、太奶奶轻声交流这件事,她也喊出境灵,用精神力跟它沟通。

“境灵,如果我家……爷爷奶奶算一份、爸妈、伯父伯母总共四份,加起来,买五份的三转一响,大致上是多少钱啊?”

境灵哪里知道这个呀,但是它知道席宝在空间里存了很多以前写文用的资料,其中就有年代文要用的,境灵快速翻阅资料。

确切的六一年购买自行车金额,并无记录,只是找到一个六五年买自行车跟缴税的票证,上面显示是一百五十四块钱,另外要自己去缴的税额是一块钱。缝纫机更是找不到,只有别的年代文里,有人说是一百一十块左右。电风扇是完全没资料,只有一个文件里,顺口提到了,八零年一个电风扇要将近一百块。手表也是八零年有报价,说是要两百多。

估算着物价是越来越贵还是越来越便宜,境灵足足想了一分钟,才犹豫着说:“具体价格你姑奶奶席小妙肯定知道,她家都快把东西买全了,等孙抗战要结婚,说不定还要再买一套。”

“要让我估测的话,现在一辆自行车要一百五左右,工业券得三四十张;缝纫机应该不超过一百二,工业券大概要三十张;电风扇我不确定,六零年制造工艺不行,东西成本高,不一定比以后的卖的便宜多少,但电风扇的价格肯定比缝纫机要便宜,可能要六十到八十之间,工业券的数量应该是跟价格成正比的,大致上要二十多张?手表估计不好买,也不好说,这会的手表全是进口的,一百多、两百多都有可能。”

境灵能给出参考价已经很不错了,席宝也不会很难为它,“那就按照你预算的最高价算,买一套三转一响算他八百块,再加上一百五十张工业券……”

“呃,我记得席家四个公职人的工资加起来,也就一百六左右,一个月算八张工业券,今年八个月也就六十四张,但那些还用来买过别的小件东西,现在剩了多少不好说。再加上国方小爷爷送的三十多张,还真的只够买两辆自行车,顶多再来一个缝纫机……”

所以说,席家老爷子说只买两辆自行车,不一定就是要省钱,而是工业券不够。他若直接说券不够,那席小妙就不会再拿席国方送回来的那些工业券了。

席小妙养的有些娇惯,想事情不会很深,所以才会被她爸随随便便忽悠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