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过了几天,二月初二,王氏用将近四个时辰诞下一子,比六斤小一个多月,却比六斤小了一岁,稳婆拿了个大红包,给裴家李家两家接生,比她一年赚的还多。

顾筠也吃到了别人家的红皮鸡蛋,听说李家的小公子小名叫稻子,大名还得盛京的长辈给起。

两家孩子年岁相近,可以多来往。

王氏也乐得如此。

二月中旬周长生从盛京赶回来了,但是只有他一个人,他脸上有喜色,“我夫人她有孕了,遭不住舟车劳顿,就留在盛京养胎。”

临行之前,周长生和韩氏保证,在外头绝不胡来,等孩子出生之前一定回家。

裴殊道了句恭喜,“既然回来了就好好干活吧,春种在即,咱们负责漳渝县,卖粮种和蟹苗。”

稻田蟹田一体,是士农司运作出来的,想要赚钱,漳渝县上下都可以用这种路子,但怎么挖水渠,育苗还得士农司指导。

当然,卖出去的蟹苗稻种,赚的钱都是士农司的。

裴殊想,清明端午都没发不小的节礼。

春种还没开始,但要跑蟹苗,育种,去下头普及种水稻的知识,吴县令跑了好几个地方,还带着几个临县县令,一起跟着裴殊学,他们看得见这里面分外可观的利润,倘若只靠卖螃蟹,就算一亩地只有二百斤蟹,那一家四五亩稻田,一家也能赚五十两银子。

到时候螃蟹统一卖往北方,势必能赚不少钱,稳赚不赔的买卖,谁不眼红。

再说就算没有螃蟹,水稻亩产提上去了,百姓也是乐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