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安庆帝道:“你若有把握,就打,粮草你顺便带走。”

光裴殊的庄子就有二十万斤的稻米,三百万斤的麦子,再加上红薯,蔬菜足够将士们过冬了。

其他地方征上来的税不能只养军队,还有他用,等西北粮草用完再说。

这些安王都明白,他弯腰行礼,“臣遵旨。”

安定侯从御书房出来,回家收拾了行礼,就快马加鞭,带着圣旨前往周城,半个月的路程,让他压到了八天,他先到莞城落脚,然后命下属去漳渝县把裴殊带过来。

安定侯年纪大了,马背上八天,日夜不休,腰疼腿疼,他老毛病又犯了。

裴殊等天黑才到驿站,安定侯说明来意,“你只需协同调度莞城粮草,事情不多,就是得多跑几趟。”

裴殊点点头,看安定侯脸色发白,问了句:“侯爷身子可好?”

安定侯扯扯嘴角,颇有些无奈,“老毛病了,还以为是年轻的时候,无碍,这边劳烦你了。”

调粮最为麻烦,一道道手续下去,就要耽误些时日,而且,各地粮仓里的粮食是有数的,赈了灾,若自己这边出事了就麻烦了,有时候调粮当地官员还会推三阻四。

裴殊摇摇头,灾情为重,不过他得给顾筠写封信,说一声,以免他担心。

裴殊没什么别的怕的,但是显然怕上写信了。

他字不好看,勉强写下来已经不容易了,给顾筠写信,一篇下来没一个好看的字,在喜欢的人面前也怕自己不够好的。

不过裴殊还是写了,上面写了自己要去干啥,归期不定,又叮嘱了顾筠几句,说不用担心他。